五月底的北京,炙热的午后,初见陈碧舸时,她便如同这五月艳阳天一样明媚,炙热得刚刚好。言语交谈中,“真实”二字是对她最直观的感受,在做模特前,陈碧舸曾是一名专业级的艺术体操运动员,也许正是因为这段刻骨铭心的时光,带给了陈碧舸不同常人的坚毅,也帮她铺就了未来的道路。 
提到陈碧舸,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的是年少成名的超模,16岁那年,陈碧舸前往法国尼斯参加世界精英模特总决赛,获得第九名,她一瞬间就成为了多家媒体报道的对象,命运的转机也在这时悄悄的来了。然而她始终明白自己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陈碧舸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清醒,模特大赛结束后,她选择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心理学。 
模特的黄金年龄总是短暂的,也正是职业生涯的短暂也让模特这一职业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然而,年龄的束缚在陈碧舸这里却一一被打破,她不仅仅是一名模特,艺术体操冠军,演员,导演,创作者,这些都只是她的身份之一,在增长阅历的过程中,陈碧舸感受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相比之前被选择的状态,如今她将选择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活成了人生多面的陈碧舸。 
VanityTeen:从小开始练习艺术体操,现在回想起当年那段艰苦的体操生涯,这段经历对后来的人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陈碧舸:这段艰苦的训练让我之后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很快的适应当下,适应新环境,我的身体也正是因为这段严格的训练,变得十分坚强,在平日里高强度的工作中,也能尽量维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最重要的一点是面对成功和失败的心态,我的得失心也会没有那么重了。
VanityTeen:作为模特拍摄时尚大片,以及作为演员在镜头前演绎角色,你认为这两个职业有什么互通点吗?或者说模特的经历有给你的表演带来哪些影响吗?你对于这两个身份的体验分别是怎样的?
陈碧舸:作为模特,其实也是在诠释角色,模特在相机前,无声地诠释着角色和人物,虽然最后是以平面照出现,但是演绎的过程是动态的,模特需要在一系列的动态中,运用肢体和情绪去诠释服装,去诠释拍摄的主题。当我接触演员这个职业后,我发现模特和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又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对于演员,台词的表现力是最重要的,当我去饰演一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物时,到位的台词和情绪才是一个角色最传神的状态。我认为模特的身份给我作为演员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不惧怕镜头,我可以在镜头前完全的放松,但是两者之间不同的是,作为模特,需要在镜头前好看,表情管理得好看,肢体和服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好看,“拍得好看”是模特在镜头前需要具备的,然而作为演员,有时候往往需要忘记好看,太过在乎“好看”反而会对角色性有伤害。 
VanityTeen:从艺术体操到模特,再到演员,导演,你认为哪个身份最能代表自己?你是如何看待“人设”这个概念的呢?
陈碧舸:我觉得这些职业都可以用一个词去概括,就是创作者,我做的任何工作,都希望自己可以参与到创作的部分。人设这个概念是别人给的,我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从来不会去考虑这些,比如今天我作为模特来拍摄大片,但是我仍然会跟摄影师讨论创作的概念,我认为作为创作者来说,必须要灵活。
VanityTeen:出道至今,大家都认为你年少成名,你认为你是个幸运的人吗?你走过弯路吗?
陈碧舸:我不觉得自己是年少成名,只是恰巧,体操运动员和模特这两个职业开始的年龄比较低,大家都是年少就开始了运动员生涯或者是模特生涯,然而这两个职业的寿命也比较短。我做过很多不同的尝试,但是我从来不认为那是弯路,当我把自己想成一个创作者的时候,所有走过的路,都是我的素材和经验,当我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我认为走任何一条路都是对的。 
VanityTeen:你觉得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如何?你认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
陈碧舸:我的精神世界无比的丰富,被很多不同的故事填满了,我不能说我一直有一个统一的精神状态,因为我一直在做着不一样的事,但是我非常非常喜欢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