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新天才

新天才|张文绮:中式奇幻

张文绮是一名插画艺术家。自幼专攻写意花鸟的她致力于通过插画打造造个充满诗意与文化碰撞的奇幻世界,将现实日常生活结合童话与传说里的幻想娓娓道来,用兼具东方情调与欧洲古典的元素点缀,让身穿绮丽华服的动物人物角色穿梭在精致的山水园林、亭台楼阁间,诉说着一段段神秘与浪漫的往事。

Vanity Teen:您几岁起开始接触绘画?契机是什么?

张文绮:两三岁吧,6 岁开始正式学习国画,契机是对水墨画产生了兴趣。因为水彩笔、蜡笔画的儿童画很常见,觉得毛笔和宣纸更加特别。

Vanity Teen:作为一名生于江苏、后旅居纽约的中国艺术家 , 您觉得中西文化中最大差异是什么 ? 为什么 ?

张文绮:在中国文化是内敛含蓄的,情感和画面都讲究留白。西方文化则直白、具体了许多,更加响亮活泼。东西文化中,西方注重个体,我们注重关系,我记得《乡土中国》的作家用“涟漪”来比喻中国人际关系,而西方则是一捆捆木柴。另外就是教育方式,中国孩子的童年被学校的事物填满了,无暇顾及“我要如何度过这一生”这样的问题。在脱离学校前即使不去思考,每一年随着年级的上升也会有一种生活在向前走的错觉,于是这个问题一直拖到步入社会,自我觉醒、审视自己的那一刻来得相对要晚。

Vanity Teen:这样的差异是否影响了您的创作?分享一下其背后故事吧。

张文绮:会的。我从状态和内容两方面来说。我发现我在纽约会有双更灵敏的耳朵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杂音也相对较少。(倾听自己对创作尤为重要。IF YOU DON’T LISTEN TO YOURSELF, HOW COULD YOU BE HEARD ? )我自己很喜欢的一套作品《园林 1910》在纽约完成的。那个时候刚毕业,吃住条件都不好,作画空间狭小,工作很不稳定,然而画画时却最为投入,心无旁骛,不骄不躁。现在在上海,生活相对舒适稳定了许多,可也潜藏很多杂音和躁动,我需要每天提醒自己屏蔽无关的东西,以保持毕业时那个简单干净的创作状态,静下心来多读些书。内容方面,东方世界里纤细柔情的一面是我钟情的,就像是青朗的钢笔线条,仿佛花枝一碰就断,情感若即若离,大雨将至。。。这些含蓄暧昧的氛围是我喜欢在图像叙事里去体现的,而不是把故事讲得太明显,这是画面中东方的一部分。而故事产生的环境,建筑,园艺,人物,道具等则具体很多,小时候读过的童话、奇幻小说,在国外看到的有趣的东西,吸收的新的观点在里面都有体现,算是比较西方的部分。我的生活经历投射在作品里,反映在我对素材的解读和重组,画面是江苏、纽约、北京这过往居住过的城市交织。

Vanity Teen:最喜欢哪位艺术家?创作中有没有曾受某一艺术家或流派风格影响?

张文绮:对我有影响的艺术家太多了,因为我也痴迷于看画,他们其中有的是我的朋友。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中国的宋代风俗画,木版年画,如杨柳青年画,上海小校场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我是江苏人,看到江浙的本土艺术有一种神奇的感应,仿佛是有血缘之亲。我能够将他们很自然地融入我现有的故事和风格里。宋代绘画永远是我心中的巅峰向往,我可以不吃不喝观赏临摹一整天,它所体现出的清雅是可以填饱肚子的。另外就是世界各地的 VINTAGE 绘本、歌谣书,不仅是其中的画,他们的装帧、环衬、字体设计、图文编排、封面的布艺和烫金都能让我玩味很久,这些元素对于一部完整的绘本作品就像是一个爱时髦的女人对包包、帽子、首饰的讲究。近期我感兴趣的是法国黑色电影,爵士,昆虫骨骼,AMERICAN FOLK ART。

Vanity Teen:18 年您与团队共同成立了设计师品牌年衣,成立初衷是什么?可以分享一下创业期间趣事吗?

张文绮:“将现代与古典的中国元素结合,让世界各地的人感受不一样的东方之美”,这时年衣成立的初衷,持续至今。我的合伙人邝曾,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在我念大学时相识。我们都是对艺术设计有着浓厚热情的人,有海外生活经历。我们发现,在中国可以在IKEA 买到北欧风格的家具,在 MUJI 找到日系的日用品,而在国外根本找不出拿得出手、设计成熟的、代表中国的产品,而国内,国风服饰千篇一律、质量堪忧,对国风的理解也比较停留在表面,没有革新和批判精神,更没有人在做品牌。我们觉得也许可以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于是有了年衣。年衣最初是纯靠微信聊出来的。我和邝曾一个在纽约、一个在北京,创业头两年只见过两次面,一次是她让我设计一组红包图案后我们吃饭(从此认识),第二次是我回国办画展,她来看我。我们非常有默契,仅通过语音、传图,她就能把我草稿本上奇奇怪怪的设计实现。身处异国反而使交流产生更多碰撞。

Vanity Teen:年衣中有许多创新元素,如敦煌莫高窟、飞鱼服、兔兔爱丽丝等,这些天马行空的灵感最初都源于哪里?

张文绮:年衣是一个在布料上讲故事的品牌。我们觉得很多国风产品,比如汉服,图案题材太过狭隘,花草鱼虫被用烂了,同时也增加了文化壁垒,不熟悉这些古风图案的人短时间很难被吸引,明明有很多题材可以创作啊。由于我没有时尚领域的经验,我在设计年衣的图案和款式时也少了很多条框,只是当作插画来做了,我为创作插画看的绘本、童话、古董、小说、音乐、歌剧、芭蕾舞剧等,都变成了年衣的创作素材。年衣的团队非常看重创作的独立性,从选题到图案绘制到版式设计都遵循年衣的世界观,就像开发游戏一样,最终逐渐形成年衣目前非常独树一帜的视觉风格。

Vanity Teen:您曾与许多品牌成功跨界合作,目前有没有非常感兴趣的品牌类型或跨界合作方式?

张文绮:我想和 GUCCI 合作一季的服饰图案,我在准备申学作品集那年正赶上 ALESSANDRO MICHELE担任艺术总监,他为 GUCCI 创作的第一场秀我激动地看了四五遍,他完美地结合了所有我喜欢的元素,嬉皮士,摇滚,维多利亚,文艺复兴,颓废一代,黑暗,童话。。。ANNA SUI 也是我喜欢的品牌,如果能和这些时尚品牌进行创意合作,我会非常期待。此外,我也想参与舞台美术的设计,我在纽约看过一场芭蕾舞表演叫 WIPPED CREAM,是由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家MARK RYDEN 参与创作的。与餐厅、酒店的合作也会很有趣,希望将来有这样的合作机会。


新天才|Tina Yu 造梦成真

Tina Yu 是一名中国艺术家和雕塑家。大四开始自学雕塑,大学毕业后,她为了追求对雕塑的热爱留居纽约州并成为了一名自由职业艺术家。Tina 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分享她的制作过程和灵感,近几年来在 Instagram 和 YouTube 各积累了三十多万的粉丝。17 年她在美国费城举办首次个人展览,之后参加过美国多个城市的艺术展,至今办过三次个展。Tina 曾登上两本著名艺术杂志,并在 2020 年受邀参加北京冬奥会残奥会全球艺术作品征集活动。

Vanity Teen:小时候的愿望是成为什么职业? 

TINA YU:说来也挺有趣的,虽然小时候一直在学画画,但从没想过要当一名画家或者艺术家。小时候喜欢看电视剧,有一阵子想当演员。

Vanity Teen:最早接触美术的契机是什么?可以讲讲当时的故事吗?

TINA YU:在我记忆里,好像我从四五岁就开始画画了。我妈说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记得小时候用卡纸做了几个还珠格格里的旗头哈哈。最开始学专业课是从国画入手的。上小学后开始学素描,平时喜欢用水彩笔画一些卡通人物之类的。初高中考入清华附中美术班之后,重点学习素描和水粉画,闲暇之余会画一些水彩画。大学漂洋过海来到纽约上艺术院校,虽然学的专业是平面设计,但其实我对平面设计没有什么热情。我还是喜欢画插画/ 动手做东西。大三的时候画了一年油画,大四开始接触雕塑。刚开始纯属兴趣,觉得挺好玩的,有空就在家看视频自学研究。慢慢琢磨了一阵子,制作出我的第一个雕塑人物,后来给这个人物设计了一个电影海报作为大学毕业设计。那时候发现,雕塑能让我真正的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看着自己幻想的人物慢慢地“活”起来是一种很奇妙又让人感到幸福的事。大学毕业后就走上了自由职业艺术家的路,直到现在。17 年在费城办了首次个人展,之后一直在参加各种群展和举办个人展。

Vanity Teen:为什么大四选择自学雕塑?这个念头是什么出现的?

TINA YU:当时看到了社交网络上很多人在玩球形关节娃娃,想自己做个娃娃,然后就慢慢地做上雕塑了。

Vanity Teen:自学雕塑时是否遇到困难?您是如何克服的?

TINA YU:因为是自学,所以刚开始一定会犯错误,比如烘焙的时间和温度没掌握好之类的(因为我刚开始做雕塑用的材料是软陶,所以需要烘焙)。总结经验就是要多尝试,不要害怕错误,从中学习。争取下一次做的比上一次更好。

Vanity Teen:您在 YouTube 上放了很多亲手制作雕塑的视频,播放量极高,您觉得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您的视频?

TINA YU:大部分人觉得我的视频很治愈吧。可能一些人是被作品的精细度以及色彩搭配吸引,或者是喜欢我做出来的人物,再者就是像我当初一样,秉着学习的目的来观看。好多人会跟我说,因为我他们也开始尝试雕塑,我觉得很欣慰。

Vanity Teen:您创作了月兔、金鱼、哪吒等中式题材作品,为什么选择将雕塑艺术与国风结合?

TINA YU:因为我的灵感很多都来自小时候在国内长大的记忆和经历,将一些中国传统色彩和图案融入我的创作是一个很本能的表现。我也想通过我的作品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国风。

Vanity Teen:您的作品创作灵感源于何处?

TINA YU:来自我的生活、家人与朋友、小时候的记忆、动物与大自然、无聊时的幻想、看过的电影、等等。

Vanity Teen:您最想通过作品表达什么? 

TINA YU:我想通过我的作品创造一个梦幻的世界。

Vanity Teen:中国传统文化对您艺术的影响体现在什么地方?

TINA YU:我非常喜欢中国传统颜色中的一些搭配,所以我经常将我喜欢的色彩主题运用到我的作品中。

 

Vanity Teen:海外生活环境对您的创作是否产生影响?说说原因吧。

TINA YU:有机会接触到全世界更多有才华的艺术家,从他们的作品中学习并找到灵感。

Vanity Teen:从视觉效果来看,您的雕塑作品奇幻而绚丽,为什么喜欢运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创作?

TINA YU:因为鲜艳的色彩使人开心,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作品的时候是一种享受,就像制作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一样。

Vanity Teen:海外生活环境对您的创作是否产生影响?说说原因吧。

TINA YU:有机会接触到全世界更多有才华的艺术家,从他们的作品中学习并找到灵感。

Vanity Teen:从视觉效果来看,您的雕塑作品奇幻而绚丽,为什么喜欢运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创作?

TINA YU:因为鲜艳的色彩使人开心,我希望大家看到我的作品的时候是一种享受,就像制作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一样。

Vanity Teen:疫情期间对创作有没有产生影响?

TINA YU:没有很多,因为平时也是一直宅在家闷头雕塑哈哈。但去年喜欢开始录视频,录一些有关将艺术创作融入生活的主题,比如尝试烘培和小手工之类的。

Vanity Teen:现在艺术家们与品牌经常跨界合作并大受欢迎,对此您怎么看?有没有尝试跨界的想法?

TINA YU:通过品牌的知名度让更多人认识到有才的艺术家是一件很好的事。有想尝试跨界的想法,以后如果有机会的希望和品牌合作。


新天才|宋三土——少女毕加索的花花宇宙

宋三土因其大胆的用色、丰沛的创造力,被誉为“新时代的少女毕加索”。她的艺术表现横跨绘画、装置、空间及表演艺术等数种媒介。她以植物带来精神疗愈和女性自我意识作为作品观念的根基,以艺术的力量和强烈的作品视觉漫步全球,体现不同文化里自由往来的人类精神。创造花对她来说是一种体验,她认为植物能涵盖这种宇宙微缩的能量,透过与植物花卉的交流,以及宇宙星体的连接,对花卉的刻画是为了体现内在的精神生活,令艺术家似乎找到了某种精神理念的传达。

Vanity Teen:您第一次接触“艺术”是什么时候?分享下当时的故事吧。

宋三土:从记事开始,我就一直在画画,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画乱的线,然后会从一堆非常奇特和混乱的线条当中,看到特定的图形,比如说有些线组成了一个怪异的螃蟹,然后另外一组变成了猪或者蝴蝶,从这里面我找到了创作和发现的乐趣,那应该是我小时候探索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也跟我从小的生活经历有关,我父母对我影响非常大,他们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到获得名利荣誉,算是我人生最初的偶像。但也因为事业,他们没有办法陪伴我。我辗转了很多地方,去各个亲戚家,在不同城市读书。每到一个寄宿学校,就要面对不同环境和同学,所以我没有在一个稳定长久的环境中成长。那个时候,艺术成了我非常非常重要的伙伴,只有画画时我不用面对环境、人际的陌生和孤独,创作给了我一种内在的安全感。

Vanity Teen:“成为艺术家”这个念头是怎么出现的?

宋三土:应该是在很小的时候,老师问大家,小朋友们长大想成为什么呀。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艺术家到底是干嘛的,纯粹直觉上我觉得我要成为艺术家,搞艺术的。

Vanity Teen:您作品中为什么反复出现花卉元素?它有什么寓意?

宋三土:我的生命是跟植物和花卉融汇在一起的,玫瑰就是我,我就是玫瑰,我与它们有心灵感应。它们根植于我的内在生命,这无法用语言阐述明白。植物花卉们从强大的土地中破土而出,极尽绽放,随后凋零,凋零下的花瓣和植物的根枝又变成沃土,发芽,绽放,循环往复,如同寓言。我觉得这是生命之火,永生不灭的。这种过程对我来说是生命本身的创造,这也是为什么经历过那么多事情后,我还有坚韧和燃烧的热情。植物是最早出现在星球上的生命,这对我而言非常重要,像启示录。宇宙的起源是生命之花,这让我觉得植物、花卉太美妙了,因为我把它变成了一种强有力的生命成长,与我个人的生命进程是息息相关的,跟随我的生活、意识,它代表了我在虚拟世界当中的一种状态,它们是我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意象,我会一直探索下去。

Vanity Teen:您觉得女性艺术家,她们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

宋三土:我觉得特别的地方在于,她们的情绪和感官体验要比其他人丰富。但很多艺术评论家谈到女性艺术,会说她们表达的东西并不深刻,我觉得其实是很多女性艺术家没有被允许展现在更多的舞台上面,没有被大众真正意义上的去看到。在历史上面很多的女性艺术家,她是作为某人的妻子,情人,女儿出现的,或者一个极有影响力的女收藏家,像佩吉·古根海姆夫人,媒体上的穿搭其实都是一种附属的感觉。历史上能说出来有名的女性艺术家,不过十个人,那你说换成男性呢,基本说不完。所以这其实是结构性的不公平,艺术家是需要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那很多的女性艺术家其实会面临家庭、生育的现实问题,当然我在国内外也看到许多女性艺术家,会坚持艺术或两头兼顾。可是在艺术市场上面就会有一种所谓的价值判断,会评估这个艺术家会不会在创作了多少年之后,她就不再创作了,也就是说她的艺术作品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我想反映在市场上面,的确存在隐性的偏见。所以我觉得女性艺术家面对自己的艺术事业,第一要热爱,第二要坚持,需要孜孜不倦的去创作和走出去表达自己的理念。但现在的艺术语境好了很多,相信女性艺术家会越来越多的去表达她们。

Vanity Teen:创作中有没有曾受某一艺术家或流派风格影响?最喜欢哪位艺术家?

宋三土:两个艺术家对我的影响挺大的,第一个就是弗里达。我在求学期间去了三次墨西哥,大家跟我说墨西哥特别的危险,但我其实是一个人去的,没有住酒店,住在青年旅社。我去拜访了弗里达的故居,看到她的整个生活环境和作品背后的东西,立刻爱上了那个地方,仿佛有灵魂共振。她在生命的结尾画了那张西瓜,上面用西班牙语写上“VIVA LA VIDA”,生命万岁。这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当时我刚刚迈入 20 岁,是处在对于人生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成长期,我迫切希望自己的才华被更多的人看到,所以当看到弗里达的作品时,我被她那种坚毅和对生命感知的极致状态深刻的打动了。另一个就是草间弥生。草间弥生当时在纽约郁郁不得志,想要去推动自己的作品,想要去表达自己,她创造了大量的作品,用她独有的色彩表达,直到最后成名。我看了非常多关于她的文章、传记,我惊讶于我们之间的相像处。我的世界跟普通人也不太一样,我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在小的时候曾经一度让我很困扰。对于色彩和未知领域的那种感触力,我看到了我们共同经历着的东西,我突然觉得,哎,那是不是意味我们是特别的?因为我们的特别,可以去创作更多不同的东西,可以为大众带去不同的感知。这些人对我的生命,对我年轻时求学的成长,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环。

Vanity Teen:除了花,女性身体的元素也经常出现,您想通过它表达什么呢?

宋三土:因为我小时候比较胖,所以从小就被起了很多奇怪的外号,比如说大胖子啊,一座山之类的。小孩子的话是很恶毒的,那个时候我只能透过艺术和画画,去消解那个伤害感。直到长大一点,我意识到为什么女性的身体,成为了一种被攻击的武器呢?我没有任何过错,为什么要有身体自卑呢?所以我从不太敢面对镜头,到试着去面对这种尖锐的审视。我开始着迷于用不同形体的女性身体去创作和表达,透过绘画、透过装置作品,去全新的解读女性的身体。我觉得她们都非常的性感、迷人,是一种特别真实的美。我把女性的身体拆解成了不同的版图,不同的符号,去扩大,去游走,去无限化,其实是一种反叛,我想对抗那种社会规则下的束缚和评判,这是我认为的女性内在精神力的打碎和重建。

Vanity Teen:您的作品中色彩运用非常大胆,为什么想做出这种视觉效果呢?

宋三土:这是一种本能,我可以看到比正常人更多的颜色。其实用普通绘画的方式,是没有办法完全准确地表达我看到的颜色的。所以现在我尝试了非常多的数码科技装置作品,来探索性地表达我眼中那种规律世界的色彩。

Vanity Teen:创作灵感源自哪里?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找灵感方法?

宋三土:所有的创作灵感其实是来自于冥想、梦境和半睡眠状态。大家很惊讶于我强大的创造力,说我好像从来不停歇一样。我的体验是,你从现实世界当中去探索,和你去硬性的创造一个灵感,这之间是有壁垒的,后者是有局限性的。但如果能把自己投射到另外一个时空和维度,你再去探索更多元的世界,灵感就源源不断的涌来,那个是本源的创造力。

Vanity Teen:如果对女性说一句话,您最想说的是什么?
宋三土:勇敢,热爱,坚持。作为一个女性,成长过程中是要面临非常多困境的。这些困境不该成为你生长的绊脚石,当你热爱一切的时候,世界也会热爱你。

新天才丨王亮:误打误撞,坠入热爱


《壹号 THE ONE》杂志是集明星时尚、时装、美容、艺术为一体的时尚月刊,自2012年创刊以来,该刊一直以最耐人寻味的新角度, 最独家的原创报道以及敏锐、深入、艺术化的视角, 为读者评估、分析、记录当下的多元生活, 将高度迭代的时尚文化,以追溯本质的态度,还原于呈现。

VanityTeen名利场青年于2021年正式登陆中国! 中文版秉承Vanity Teen成就天才艺术家的传媒理念, 自2021年初版权合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发现中国年轻的天才艺术家, 使之走上台前,走向世界!同时, 以鲜明的媒体态度、新锐的视觉创意、多元化的技术支持, 缔造千禧一代 “潮流艺术”的风向标。

Privacy Settings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while using our website. If you are using our Services via a browser you can restrict, block or remove cookies through your web browser settings. We also use content and scripts from third parties that may use tracking technologies. You can selectively provide your consent below to allow such third party embeds. For 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okies we use, data we collect and how we process them, please check our Privacy Policy
Youtube
Consent to display content from - Youtube
Vimeo
Consent to display content from - Vimeo
Google Maps
Consent to display content from -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