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丨马伯骞:篡力美学

灵感不必预设,意义无需强求。从《UNTITLED》到《BEDROOM TAPE》,马伯骞的音乐旅程褪去“深刻”的包袱,拾回“好玩”的本真。“不较劲,不拧巴”,是他与音乐和解后的创作信条,他的每一次探索,都回归“享受过程”的本质。在私密空间里,他记录最真实的律动,在无界的探索中,他定义属于自己的自由。马伯骞的音乐与人生,正以最松弛的姿态,破壁生长。

VanityTeen:你在新专辑《BEDROOM TAPE》中强调“私密情绪”与“嘻哈美学”的融合。这张专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哪里?
马伯骞:其实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创作灵感。主要是跟好朋友一起,也没有任何目的性,就是捕捉当下瞬间,当下时刻的这种状态,因为我现在做歌的模式,就是不去为一个主题而限制自己。我觉得很多东西是创作出来的,创作出来以后,你再去想一个故事,把它串起来,那他就是tape,其实专辑也是一样的概念,只是专辑可能会更加细腻,tape会更粗糙一点,但这也是我觉得好玩的地方,跟专辑不一样的是那种给人带来的情绪是更松弛、更加无所谓的。

VanityTeen:从UNTITLED到BEDROOM TAPE,你经历了“追求深刻”到“追求快乐”的转变。这种蜕变背后的关键节点是什么?
马伯骞:没有什么关键节点,这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可能以前有一定要去做一个很深刻或者意义很深的东西这样的包袱,反而到最后都会变得很浅,所以我到后面就不想要跟自己较劲和拧巴着去做音乐了,因为我觉得它已经有点失去本来的意义了。做音乐其实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那就让它保持在一个好玩的状态。还有一个原因,我做音乐的朋友们,他们共同给我的一种反馈:这个是我最好的状态。其实对于我而言,我觉得这首歌做出来帅,做出来舒服就很对了。我和朋友一起在录音棚里面去捕捉这些昙花一现的瞬间,又能把它记录下来做成音乐,我觉得这件事在我这里更为重要。

VanityTeen:演员、歌手、策展人等身份的“多栖发展”,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马伯骞:肯定有的,潜移默化的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灵感迸发。当然你做每一个事情都有他们自己单独的方法,但我觉得到最后都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如果过程很享受的话,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在做他们三个事情的一个共同点,我可能现在都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吧,不管是去塑造角色、做一个空间,还是说去做音乐。


VanityTeen:用一句话总结《BEDROOM TAPE》。
马伯骞:只能在卧室听。


VanityTeen:你最想撕掉的标签、最想保留的标签分别是什么?
马伯骞:我没有什么想撕掉的标签,也没有什么最想保留的标签。以前小的时候好像很不愿意被别人定义,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的时候一些标签是事实,并不是说真的是标签。如果你很不喜欢这个状态,那就不去做这件事情,没有人因为你有这个标签,就说你一定要继续做这件事情,没有人会给这个压力,这压力我觉得都是自己想出来的。

VanityTeen:下一阶段还会探索哪些曲风呢?
马伯骞:我觉得还是回归到我自己喜欢的里面吧,我只想去做自己平常听的音乐就对了,我听HipHop听得多,那就去做这种就可以了。


VanityTeen:你之后还会有哪些跨领域计划可以分享一下吗?
马伯骞:我之后暂时倒没有什么计划。因为我每次在跨界和跨领域的这种,其实都不是计划好的,很多时候是在瞬间或者到那个时间节点就会发生,也没有说特别计划,但是我一直都是一个喜欢在跨界领域去破次元壁的,所以有时候跨界可能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常态。


VanityTeen:你认为什么是年轻态度?
马伯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年轻态度对我而言是你能否和你的内心是合二为一的,这不是一个人努力出来的一种态度,更多的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是追求自我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态度是:你可以是这样,但你敢不敢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