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封面

壹号 THE ONE | 刘谦:亦真亦幻

“一种梦境成真的感觉,一种跳脱式感觉体验,一台身临其境的戏剧。”这是刘谦自己对魔术的认识。他认为魔术和电影是一样的,要把自己的观念和理解传达给观众,而并不是单单的取悦。

最近,刘谦在B站上很火,不是向大家演绎“见证奇迹的时刻”,也不是像往常表演用手穿过玻璃桌的魔幻一瞬,而是坐在桌前,用极近的镜头视角和极慢的手部动作一帧一帧为你揭秘魔术表演过程中的奇幻手法。“揭秘只是把秘密告诉你,那在我的视频里我是尝试着去把魔术它背后的精神和智慧传授给大家。”刘谦正在完成他所说的,将自己的理解传达于观众。他自己十分乐在其中,他现在不光是魔术表演者,更是将推广魔术本身作为己任,无愧于自己“师”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

刘谦在人生的棋盘上,每一步都不是按照“棋谱”来走的。儿时自学成才在比赛中打动大师大卫.科波菲尔获奖。在步入社会时放弃按部就班的成为白领,转而想要通过梦想来养活自己。在央视的舞台上没人会想过一位魔术师会成为一个现象。步步险棋,步步出彩。出“棋”不意,落子无悔。

“魔术更像是一台戏剧,身临其境的戏剧。”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你无法不承认这个被贴上无数标签的刘谦是近些年来最有代表性的魔术师,而刘谦本人并没有让这句话成为空话,他一次又一次的将人们的想象力打破,继续将奇迹带给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

问答
壹号THEONE:在您看来,魔术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您对魔术的理解是什么?

刘谦:我觉得魔术的价值能够带给观众一种梦境成真的感觉,一种跳脱式感觉体验。对于魔术,我认为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戏剧体验。

壹号THEONE:作为了解各种技巧的专业魔术师,现在还会有震撼到你,让你非常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的魔术吗?
刘谦:现在确实很少了。
壹号THEONE:我们都知道一首歌和一部电影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或者它们在表达什么,那魔术的创作是怎么样的?

刘谦:通常也是从现实生活以及幻想当中寻找素材,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贴近生活的元素,再用超现实和梦幻的方式将它呈现。

壹号THEONE:通过魔术也可以表达某种情感吗,要怎么做?
 

刘谦:一种美梦成真的感觉吧,让一种梦中才能实现的事件在现实中实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人生观,和电影异曲同工吧。

壹号THEONE:在未来您会着重于哪一种形式的魔术表演呢?

刘谦:我觉得还是能传达自我风格的,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呈现出的表演就会是什么样的表演。当然还是要看场合环境来决定。


壹号 THE ONE | 段奕宏:创作者

聊表演的时候,“创作者”对于段奕宏来说,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高频词。他将演员视为创作者,认为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同样在做自我表达,力量向来不容小觑。

在表演的门槛日渐变得模糊暧昧的今天,关于好演员的探讨早已屡见不鲜,各种各样的判断标准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背后,我们通过段奕宏的回答,看到了一位演员对于“表演艺术”本身的敬畏心。

“创作者、演员、明星、艺人,很多的标签出现了,懵懵懂懂地去感受,在错综复杂的境遇和心境当中,剥离开外在的声音,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你才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对表演有自己的认识。你可以不成为表演艺术家,你可以不成为一个艺术家,想着我就想拍几个短剧,挣点快钱,那是你的选择。”

“在错综复杂的境遇和心境当中,剥离开外在的声音,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种能力。”
人生如戏,命运高低起伏,从不随心。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能够分辨出自己内心的声音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哪一个行业的人来说都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静水深流,走向远方。

问答

壹号THEONE:现在的年轻人要如何做到对这门艺术有这么强的敬畏心?

段奕宏:创作者、演员、明星、艺人,很多的标签出现了,懵懵懂懂地去感受,在错综复杂的境遇和心境当中,剥离开外在的声音,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你才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对表演有自己的认识。你可以不成为表演艺术家,你可以不成为一个艺术家,想着我就想拍几个短剧,挣点快钱,那是你的选择。

但是对待工作,演员也好,钳子工也好,做豆腐也好,我们是不是得有一些尊重?你凭着兴趣做豆腐,你不讲究一个公平竞争?一个行业总有它的行业道德对吧?各行各业都有规矩,做人也有规矩的。你把这个行业看多高,你的心理的要求就多高,你看的那么低,要求也那么低,你也只能坐在这个位置。

壹号THEONE:您曾经多次提到过对角色气质的把握,为了塑造好角色有过非常多的体验生活的经历,您第一次为了演戏去体验生活是什么时候?当时是自己主动要去的还是老师要求的?

段奕宏:那是上大学的时候,我自己的想法。塑造一个盲人,去北京市就盲校里体验了14天,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因为那个时候其实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得体验生活,有了对生活的深切的观察能力,才有可能去表达。生活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是源源不断的给你提供灵感的源泉。因为我们很容易在生活经历当中忽视很多东西,演员的感受力和观察力当然很重要了,但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去观察和体悟,没有生活的时候,这一课就是我们必须得去补上,必须补上。很多东西确实是来自于戏剧学院的这种科学教学养成的习惯,底子打得好。

我的毕业大戏是一个英国的戏叫《马》,我演的那个角色有一些精神紊乱,所以想去安定医院体验生活。安定医院是需要校方要开证明的,两次都需要表演系的系主任来证明,我也是硬着头皮去,然后表演系的秘书长就很惊讶,觉得怎么还有这种想法,那时候我就觉得不能臆想,因为我太不了解了,完全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世界。

壹号THEONE:在那个过程中有一位老者点醒了您,他当时对您说“表演要似是而非”,您能解释一下这个表演中“似是而非”的意义吗?

段奕宏:那时候“似是而非”这个词确实是点透了我,点醒了我,我觉得还是自身的问题,没有勇气打破常规,没有勇气去尝试放弃自己熟知的一种表达方式,没有彻底的把孟京辉追求的那种表达方式融会贯通,从心灵深处多少还是有一种排斥不接受,这种东西其实对创作者来说是挺要命的。看似好像说同意,可是在实际操作起来,你并没有顺着这个方向去。“似是而非”“毫无问题”,它们本身就是两个方向,模糊和大概其可能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吧,刨根问底跟他们一定是反义词的。

生活当中的一种表达。你自己建立一种系统,和整个话剧本身带有的系统,一定是我的系统放在话剧的系统里,如果还没有摸清楚整体话剧的一个系统是什么,你只是在演自己的一个系统的话,那一定是会出问题的,不契合的那种。所以说先熟知、先读懂、先沟通,先去了解到底对方的风格和习惯性表达方式是什么。

“似是而非”什么意思呢?一部剧一部电影整个放完之后,你明白过来它说的是这个意思,而中间的每个行为举止都一定是因为所以吗?未必啊。


壹号 THE ONE | 李诚儒:亦庄亦谐

在这个秋天,一档关于演技的角色竞演类真人秀节目正火热播出。四位嘉宾中,有一个声音备受瞩目。“味如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敢于发声、一针见血是李诚儒老师的点评不同于三位导演的特别之处。这样的点评鞭辟入里,字字珠玑,相较于层层递进的陈凯歌导演、条理清晰的郭敬明导演和温和从容的赵薇导演,诚儒老师的点评显得格外直接和犀利。

“有细节、层次递进、动情忘我”;“情节上有递进,人物性格上有变化,才是好的表演”;对选手们定下的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其严厉程度不亚于科班老师,也正因李诚儒老师对演技的中肯揣摩,才让人尊敬和佩服。先教做人,再教演戏,用一记重敲将演员们的信心打碎,让他们重塑角色并创造出真正赋予灵魂的表演。与其说这是点评,不如说是诚儒老师对每一位选手的拔苗助长。

较真,但只针对于演戏。私下里的他并非一板一眼,而是非常随和,亦庄亦谐,亦收亦放。人如其名,采访时,每一个问题李诚儒都坦诚相待,蔼然可亲。对于演技,他永远都有一个标准——有层次递进;对于做人,他也有自己的原则——讲究正直和公平。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提及对后辈的忠告,李诚儒坦言:“如果敢于向你提出批评的人,那不是不好,那是给你兜里装钱呢,老艺人都是这么做。”其实无论是面对后辈,还是与同样身为嘉宾的郭敬明、陈凯歌,他都敢直言不讳。鲁迅在《自嘲》里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李诚儒的个性也是如此,他敢说真话敢做实事,不针对任何人只就事论事。所以他的每次发言句句肺腑,且掷地有声。

问答
壹号THEONE:您演过许多影射社会现实的坏角色,也演过一些勇敢、庄严的警察,能给我们讲讲这两类完全相反的角色是如何演绎的?
李诚儒:演员一生追求的就是塑造各种不同的角色。我的经验是这样的,就是无论是哪个角色,你都要去热爱他。正面的角色,你就从正义这方面去找;反面的角色呢,我的经验是起码得给他一个合理性。
还是我理解的黑格尔那句话——存在是有原因的。也就是他走上犯罪的道路,一定是一个过程。所以最关键的是什么?不要脸谱化。因为哪个坏人脑门上,比如小偷,他脑门上刻着偷了吗?没有,或者他承认他是小偷了吗,他甚至有时候都不承认自己是偷。
所以有一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就是一个警察问这小偷,你这每次偷东西的时候,你什么感觉呀?这小偷回答说,看到这东西,当我想拿走的时候,比我自己丢东西还难受。所以你要先理解,接角色恰恰是在选择自己没有演过的。
壹号THEONE:您一直都演口碑戏,接戏的时候有什么标准,会不会对剧本要求比较严格?
李诚儒:我们当下已经很被动了,经常接一些打酱油的活儿,已经没有什么要求了,人家能让我们去,给我们一点劳务,我们已经很高兴了。我要挑角色或者我还得怎么着,压根儿没有那么多想法。
壹号THEONE:大导归来之后,有没有再想要去导演一部自己的戏?
李诚儒:现在没有这斗志了,因为电视剧里边儿我投了一个大戏,到现在也没播出,没有那个经济实力了。这个精神的打击和压力也很大。大导归来呢,是宣发也做的不行,我才知道宣发的重要性啊,是你的投资的一倍才能保证这部电影的票房。这我根本原来都不懂,以为我拍出好作品就应该行了,不是那么回事儿。
壹号THEONE:但如果没有这些现实的局限性的话,也还会想要导?
李诚儒:磕了两下呢,就不能再磕了,磕的头破血流了已经。再磕不就趴下了嘛,就爬不起来了。还是好好活着吧。
壹号THEONE:您的很多经历在演员里算是比较特殊的,比如说十年经商,然后人们也说您比较大器晚成,您觉得这些经商的经历对后来演艺事业有帮助吗?
李诚儒:当然当然,做演员一个是文化的积累,一个是社会的阅历,这很重要。还有你对各种事物的喜好,花鸟鱼虫啊、琴棋书画呀,这里边儿甚至包括我从小在家学京剧啊,这些对我的表演都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京剧有节奏嘛,表演的灵魂是节奏啊,你节奏准确,表演得准确,当然是有帮助的。
壹号THEONE:现在正在播出《演员请就位2》,有很多点评引发了一些热议,也有很多网友留言说导师们的点评比演员们演戏更精彩。对于青年演员来说,现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声音越来越少了,有没有想对他们后辈说的?
李诚儒:不知道为什么说真话那么难,我只不过是说了几句真话,有感而发的话,其实我说那些都没有害他们的意思,都是为他们好。我在那栏目里也说了,如果敢于向你提出批评的人,那不是不好,那是给你兜里装钱呢,老艺人都是这么做。有的人家不愿意说,不愿意看,不愿意理你,那你的毛病自己带着吧,我就是这么一个人,看见不对的地方总是不吐不快,你不说出来,这人多坏呀。
 
壹号THEONE:这是您上综艺《演员请就位2》的初衷吗?因为您平时也很少接综艺。
李诚儒:不是,我去年上演员请就位,我去也是看到了很多自己看不惯的,就包括我的“儒学三连”。“儒”坐针毡,“儒”芒刺背,“儒”鲠在喉,这是当时感受啊,就是看不下去。无论从表演,从台词,从作品;都认为不对、不好,还是(应该)弘扬正气,多歌颂一些我们的英雄人物,弘扬一些正能量的东西。
第二次再去,不是故意或者炒作,因为本来这次是不想的。很多朋友也在劝说你别那么冲,委婉点。我也想学委婉一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到那儿的时候,就委婉不了了。
壹号THEONE:您是表演行业里,经验非常丰富的一个前辈,从行业内部来看,您早年的从艺感受跟现在有什么不同?
李诚儒:早年的市场没有现在这么大,你比如说我拿西游记为例,我们西游记拍摄的时候主演一个月他也才几十块钱酬劳,但是那个时候好像能演到这个角色就已经是天大的荣幸了。
现在可不是了,我记得二十年前,有一个演员就跟我说,你要介绍一个演员去演一个戏,那你就等于给了他很多钱,现在已经是市场了,原来只是某种宣传的,没有这么高的劳务。所以搞得很多年轻人,现在想走捷径,但抄近道,又不下功夫,关键是有很多的公司他们也要生存,于是他们就挖空心思想办法去包装。甚至还有雇了很多人到片场送鲜花,到机场迎接,这个价格都不一样。追汽车什么价,在那高喊的什么价,追汽车如果摔倒了,哎哟三百还得加二百。
 
壹号THEONE:所以说如果是在早先那种市场环境下,做演员的这些前辈们,就是真的是从内心热爱。
李诚儒:以前演戏还是比较纯洁的,一生几十年,总要塑造各种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生活得更精彩一些。现在已经不是了,现在不这么单纯了,现在远比这个复杂的多了,已经沾满了铜臭气了。
 
壹号THEONE:所以您觉得这个问题也是现在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李诚儒:嗯,应该会慢慢越来越好吧。我觉得通过我这两次点评之后,这次几乎一面倒地获得支持。原因是什么?是公理自在人心,忠于正义,终归战胜邪恶,因为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错的你怎么诡辩都没有用。

壹号THEONE | 柳岩:珍贵的,温柔的

温柔的人,都拥有非常强大的内核,柳岩也不例外。在娱乐圈漫长的打拼过程中,她用尽全力辛苦攀爬,才有了如今的成就。见到柳岩的那一刻,她从内向外散发的温和气息令我们如沐春风。而在与柳岩合作的拍摄过程中,她专业又严谨的态度使我们的工作通顺度和效率增加了不少。认真严谨的对待每一次工作,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她从出道至今一直在坚持的信条。

很多人认为柳岩是一位被人设耽误了的好演员,而她坦言恰恰相反。在她的眼里,观众像是一面明镜,时刻映射着她的表现。从不刻意追求所谓的完美人设,而是有选择的去更真实的做自己,柳岩跳脱于娱乐圈常态的想法,令她脱颖而出。“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真的。因为很多人付出努力也不见得有回报,但是我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与柳岩聊天时,不难发现她的言语温柔又有力量。“现在心态变得很佛系,就是变得柔软和温和了许多。也更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吧。”她会体谅别人的难处,也会保护自己的情绪。不但会独立思考,又有勇气做自己,这种独立带来的自由及舒适感,是很多东西都比不了的。给自身以宁静和放松,并传递于他人。当柳岩展现出温柔品格时,她整个人都在闪闪发光。

壹号THEONE:去年您在《受益人》中的演技爆发受到一致好评,得到这样的反馈您心里有什么感想?
柳岩: 觉得特别惊喜和意外。我一直在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扮演每一个角色,虽然通过《受益人》的“岳淼淼”这个角色比较晚才受到了认可,但我还是觉得一个好演员就应该坚持自己的表演,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
壹号THEONE:您在公众眼中留下的比较深刻的形象一直是性感女神,您也一直在尝试突破和转型做实力演员,现在对这个人设还有什么想法?您是否有因为这个人设而感到倦怠过的时候?
柳岩: 人设并不是我自己给自己立的,也找不出来我的人设是什么。我觉得还是要真实地做自己,观众自然会给你个人设。不管这个人设是好的或是负面的,都是需要去检讨的。观众是一面镜子,他们会告诉你真实的想法。我觉得倒不用有太多负面的情绪。

壹号THEONE:您经常参加一些综艺或者公益活动等等,曾经也说过自己以前太拼了,希望自己的生活“慢下来”,重心更放到自己的生活上之后觉得心态上有哪些变化?

柳岩: 现在我是在给工作做减法,生活做加法。希望自己能够多体验生活,多感受生活,多和家人在一起。因为家人永远是我前行路上最坚强的后盾,也会让我觉得温暖。

壹号THEONE:回顾自己刚刚出道最拼命的那段时间,有什么话想对当时的自己说?

柳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真的。因为很多人付出努力也不见得有回报,但是我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我很想感谢那个时候的自己,那么地拼命;但我更希望在拼命的同时能够多在意别人的感受,也能够更多地关心家人吧。这是我比较后悔的一点,时间全给了工作而没有给身边的人。

壹号THEONE:可不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对未来的规划?

 柳岩:能够有自己的小家庭吧。不过这个是可遇不可求的,越是想有一个完美的家庭,越不可操之过急。其实四十岁马上就要来临了,虽然有一些紧迫感,但还是要好好遵循自己内心,脚踏实地慢慢感受生活回馈我的美好吧。


壹号 THE ONE | 王景春:戏

“每一次Action,对我来说都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在上海市中心,穿过繁华的商厦,来到高楼深处一条被绿荫遮蔽的小巷里。乘着一台只有在20世纪才能看到的老电梯上楼,这里就是我们与王老师见面的影棚,走廊上慵懒晒着太阳的猫咪让本次拍摄和访谈的工作也变得更轻松惬意。与我们在影视剧中见过的“刘耀军”、“郝万忠”不同的是,王景春本人自带实力影帝的天然气场,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自信满满的魅力,不管是西装革履还是休闲的毛衣牛仔,他都能轻松穿着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王景春坐在影棚中央环顾四周,他说这里的地板和墙,很像小时候家里的毡房。他的故乡阿勒泰在新疆的最北部,一个人口稀少,气候极端的边陲小城,正是这样的土地,孕育出了他身上西北汉子特有的爽朗、刚毅。年龄与阅历给予的沧桑感,成了王景春身上那股“人间烟火气”的来源。

王景春拥有极富个人特色的外形,从小人物里走出来的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荧幕形象。就像导演王小帅说的那样:“每一个褶子都长得恰到好处。”作为一名演员,他听到最多的形容词是把小人物演“活”了,这是他最喜欢的外界给予他的评价,因为他饰演的不是某个职业和名称,而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每个人。

“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做人”

王景春用三个词来形容生活中的自己——真实、自信和坦诚。在他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份力量,那是来自对戏的热爱和坚定,是实力派演员的笃定与自信。而戏外的王景春,最喜欢的事情是和朋友们聊天喝酒,如他本人所说,是个生活里的普通人。他直言:“人物没有大小之分,每个人在茫茫世界之中都不是大人物。”他喜欢从朋友们身上观察和吸收那些好的、坏的,各种特点,这些都是他生活里的积累,创作中灵感的来源。即使是在拍摄现场换妆、休息的过程中,他也一直在和朋友谈论接下来要拍什么样的戏,要从什么角度演这个角色。“认认真真演戏,踏踏实实做人。”是王景春经常盘念在心头的两句话。上戏老师对他的教诲,成了他一直以来所坚守的信念。

问答

壹号THEONE:您第一次拍网剧,是什么感受
王景春:我很喜欢网剧,这是一个新的影视形式,因为它结合了传统电视剧和电影的优点,它有更多的空间去呈现故事,蛮有意思的。现在网剧已经成为一个新的主流影视形式。以后肯定还会考虑接一些网剧。
 
壹号THEONE:您出演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和影视作品,能够被大家记住并留下深刻印象,在您自己角色的演绎方面有什么心得吗?
王景春:心得就是演技好。我们演来演去都是演人,最重要的其实不是外部的形象,而是把人物的核心呈现给观众。
壹号THEONE:为什么您大部分演的是小人物?
王景春:谁说我没演过大人物?我还演过贺龙呢(笑)。其实人物没有大小之分,每个人在生活中,茫茫世界之中都不是大人物。最重要的是小人物能够把生活中或者社会中的人完整的、真实的呈现出来,让观众有共通感。大家觉得有共鸣,就像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而这恰恰是演员最重要的一点。
 
壹号THEONE:您的演员生涯到现在还有什么遗憾吗?
王景春:还真没啥遗憾!我会每一次都努力做到心中最好。拍好戏、演好戏就好。
壹号THEONE:您觉得做明星和做演员有什么区别?这两种身份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
王景春:我认为没有区别吧,可能我也从来没把自己当明星。我在做“演员”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认识我的人也更多了,但我一直没有认为我有多大的光环,拍戏该怎样拍还是怎样拍,生活中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我觉得一切还是一样的。
 
壹号THEONE:您觉得演员生涯中,对您来说最重要的(高光)时刻是什么?
王景春:每一次Actions,对我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时刻。 
壹号THEONE:家庭对您的演员事业有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吗?
王景春:那肯定是的,家里人都非常支持我。尤其在我成为了一个父亲以后,对情感上有更加细腻的切身感受。比以前经历的更加丰富,这种情感对于演戏是非常有帮助的。
 
壹号THEONE:观众们都非常期待《彷徨之刃》,您饰演的梁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简单透露一下?
王景春:这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警察,既有原则但又富有同情心,所以是一个非常纠结的角色,特别符合我们这个片子的名字“彷徨”。

壹号THEONE:都说演而优则导,您是否有想过导演一部自己的作品?

王景春: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想表达的题材。如果未来有特别想表达的东西的话,可能会去尝试。

壹号THEONE:您在圈内已经是非常资深的演员,现在您还会通过什么方式去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寻找创作灵感?

王景春:那还是我的老方法,不管饰演任何一个人物,不真正去体验他的生活方式是不行的。认识很多朋友,认识新的人都会是我生活的积累,是我的源泉。他们身上好的一面,哪怕是坏的一面、有缺点的一面,那都是他身上发生的故事。这些都是将来我创作和表演之中灵感的来源。

壹号THEONE:您对电影行业还有什么期待吗?

王景春:我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去电影院里看电影,现在我们由于疫情的影响,其实是一个特别不好的时候。但其实大家还是爱看电影的,现在电影院复映了以后,去看的人其实特别多,我现在一直在等诺兰的《信条》上映,我会第一时间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那种观影体验和在家里看是非常不一样的。比起过去的时代,现在喜欢在影院里看电影的人,数量可能已经占到百分之五十了。但我们还需要努力,需要让这个数量达到百分十九十、百分之百。现在我们的电影技术水平已经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希望大家都能到电影院里去享受这种视听体验。


壹号 THE ONE | 晏紫东:缄默的温柔

不管是古装剧里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还是现代剧里撩人脸红的“犬系”男友,晏紫东都驾驭自如。拥有着八头身绝佳比例的他像从画报里走出的“漫撕男”,自从跟随《三十而已》的姐夫团出道以后高速圈粉的人气新星。就像剧中朝气蓬勃的钟晓阳一样,现实生活中的晏紫东是一个可爱率真,洒脱不做作的东北大男孩。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吃甜食,有什么烦心事儿睡一觉就好了,晏紫东仿佛就像上学时期班里的那个乐观外向的班草一样,透露着一股随性和莫名的亲切感。

外界对他的评价是近期受关注度高的新人演员,殊不知这已经是他演戏的第四年了。面对这种误会,他坦言:“演员这个职业呢,说新,每个人又能“新”到哪去。说老,每个人也没“老”到哪去,只能说大家积累的程度不一样。我觉得也很开心能在拍戏的第四年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科班出身的晏紫东在《三十而已》里的表现可圈可点,成功塑造了一个“暖男”的角色。他饰演的钟晓阳一直在帮助钟晓芹改变,给她带来正向的引导。就像他本人一样,一直在温暖着他人。可能正是因为与自己饰演的角色产生共鸣,他才可以将钟晓阳一角展现的生动自然有灵气,立体丰满不僵硬。这样颜值与演技并存的优秀演员,前途无量。

“没有特别闪光的点,那太晃眼了。”

当问到他认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是什么,他笑着说:“没有特别闪光的点,那太晃眼了。”他幽默的话语和爽朗的笑声令我们如沐春风,有一种愉悦人心的感染力。这就是一种人格魅力吧,一种难得的、自由的人格。像一汪清澈见底的水潭,坦坦荡荡,不加矫饰。希望这样明朗的性格可以被世界温柔以待,永远保持本心,一直美好下去。

 

问答

壹号THEONE:有粉丝觉得你拍戏的时候和生活中完全不一样,当初你是因为什么契机或原因决定走演员这条路呢?

晏紫东:其实本身学的就是表演,所以说也没有什么契机,只是觉得毕业之后要是说喜欢表演这个东西的话想继续试试看。就是觉得这个东西还挺有意思的,能感受、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人物。

 

壹号THEONE: 这次《三十而已》算是你的一个转折点,因为饰演钟晓阳开始被人熟知,这一路过来是什么样的感觉?现在是什么心情?

晏紫东:也没有啦,希望之后会有更多转折点吧(笑)。其实也没有说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就是很开心有一个角色受众范围这么大,能让这么多人看到了这个角色。其实挺难得的,作为现在的剧来说。

壹号THEONE: 对于你的演技,很多观众表示认可,觉得你对钟晓阳的诠释和理解打破了一般人对于新人演员的认知,对于这个评价有什么想说的?

晏紫东:演员这个职业呢,说新,每个人又能“新”到哪去;说老,每个人也没“老”到哪去,只能说大家积累的程度不一样。我觉得也很开心能在拍戏的第四年让更多人看到自己。

壹号THEONE:和前辈姐姐们合作是什么感受?

晏紫东: 其实挺开心的,因为三个姐姐每个人性格差异都很大,是三个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包括在私下或在戏里,感受到了她们三个首先对这个戏的“三十”定义上的不同,而且每个人都没有说把“三十”作为一个标签。大家都很抛掉这些,很有自己的个性。这也让我对“三十”这个年龄有了新的认知。

壹号THEONE:平时有什么自恋的点吗?

晏紫东:自恋倒还好吧,也没有特别自恋。别人都夸我性格好,好像只有性格好了吧(笑)。夸我逗?不逗吧,好多东北人都是这样的,也没有特别是辽宁人,黑吉辽三省不分家。


壹号 THE ONE | 袁咏琳:未来可期

袁咏琳是带着灿烂的笑容来到拍摄现场的。她穿着休闲装,马尾束起一个高高的角度,仿佛刚刚运动结束。对于拍摄方面,她很有自己的一套感觉。从饰品的搭配,到发丝翘起的角度,她都会非常细心地和老师一起思考和调整,各种风格都能很好地驾驭。服装全部试穿好后,Cindy会照照镜子,开心说:“感觉来了!”然后让老师帮忙放起她最爱的音乐,飞快地小跑到摄像机前开始pose。跟随着节奏强烈的旋律,一套片子很快就出来了。

拍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自信满满、气场强大的“姐姐”。但在采访时,我们了解到的是一个在情感和事业里不断寻觅和成长的女孩。即使经历诸多彷徨、无助,她也会希望把眼泪和苦涩藏进黑夜,永远让大家感受到的只有温暖和快乐。这就是袁咏琳的个性。说:“不管是在感情还是事业上,都要很勇敢的去面对,不要怕跌倒或者碰撞。受过挫折之后,你才知道光彩从哪里照进来。”一如她沉淀十年后放手一搏的这次乘风破浪之旅,成为了她现在最宝贵的财富。

“不怕遇到狂风暴雨,朝着梦想的目标奔去。”

8月19日,袁咏琳发出了歌曲《乘风破浪》送给各位姐姐和自己,从那个终于勇敢了的女孩,到如今成为可以乘风破浪的姐姐,她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波折和辛酸。但我们看到的袁咏琳总是在灿烂微笑着,她像一台小小的太阳能,吸收那些经历的好的、坏的,最后都变成满满热情和活力,感染和照亮周围的人。第四次公演,我们看到她被淘汰后,还未脱下华丽的舞台装,回到空无一人的宿舍,在沙发上抱着吉他哼唱出那段真诚而坚定的旋律。“不怕遇到狂风暴雨,朝着梦想的目标奔去。”愿Cindy能够像她歌词中的那样,永远都有像今天一样乘风破浪的勇气。

 

问答

壹号THEONE:为什么把《终于勇敢了》这首歌名当作自己的微博背景?这首歌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袁咏琳:其实这首歌是我那时候谈了一个五年的恋爱,本来以为会结婚,但后来分手了。当对方已经成为了你生活中的另一半时,要放下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失恋这件事是我人生中的低潮。于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去旅行,在日本街头上写了这首歌,是这首歌帮我走出来,从那时候我觉得,我开始学会和自己相处了。我好像没有那个人,也没关系。写完这首歌,我感觉自己长大了,好像一块石头放下了,我可以呼吸了。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是靠音乐来疗愈自己,所以我把我全部的真实情感都投入到这首歌里,这首歌会时刻提醒我自己“要勇敢”,不管是在感情还是事业上,都要很勇敢的去面对,不要怕跌倒或者碰撞。这首歌对我来说很有意义。

壹号THEONE:你很多歌曲的主题都关于爱情,关于女生在经历感情时的内心想法……个人的感情经历对你的创作影响很深刻吗?

袁咏琳:感情在我人生中很重要!我的第一张专辑就是关于我在大学的男友,第三张专辑也是关于感情,可能相比较于一般人来讲我会更加重视它。因为我在离异的家庭环境下长大,我没有看到过一段美满的婚姻、一个幸福的家庭的样子,所以我会更渴望、更想要。以后如果我有小孩,我一定会希望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壹号THEONE: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次公演时候演唱了《爱是黑白》,你认为爱情也是黑白分明的吗?
袁咏琳:《爱是黑白》这首歌我也是为了《乘风破浪的姐姐》改编了一个抒情版本,前面改成了古典的钢琴前奏。我觉得这首歌很像我,对我来说,爱就是要爱,没有什么灰色地带。我觉得,女生在爱情里不要怕去付出。我是天蝎座,所以我对爱是很热情的。即使被伤过很多,但我还是觉得遇到对的人,我会重新开始勇敢的爱他,不会因为以前的伤害让我不去付出100%。其实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但这是我的个性。对于事业也是,也许失败比成功多很多,但是哪怕有那么的一个机会,也还是要把握。我认为一定要有这样的经历,受过挫折之后,你才知道光彩从哪里照进来。
壹号THEONE:到现在为止,小组公演的哪首歌曲给你印象最深刻?
袁咏琳:我觉得还是《兰花草》吧!虽然《gentlewoman》我们组得了很高的分数第一名,也是我很擅长的R&B歌曲。但《兰花草》的舞台是我在节目里的第一个合作舞台,和两位气场非常强大的的姐姐第一次合作,也是我第一次现场表演中文rap。我们真的练习了非常多!
壹号THEONE:第一次当队长、第一次上热搜……这个节目给了你很多“第一次”,对于你自己的心态上有哪些变化吗?有什么感触?
袁咏琳:感触很多,这个节目给了我人生很大的反转,我从来没想过一个33岁的女人,我还可以重新起步,重新追逐梦想。当我已经开始想离开转到幕后,想放弃做艺人的时候,这个节目像是是老天爷赐给我的礼物。我当时问导演,为什么会想要邀请我呢?节目组和我讲,我这十年来好像没有什么水花,但他们看过我很多的舞台和演出,并且很多歌曲都是在讲girls power,他们是认可我的实力的,我也许还有一些故事还没有讲出来,需要一个舞台去展现,这个让我很触动,所以我想赌一把就来参加了。
壹号THEONE:那当初为什么选择做队长呢?
袁咏琳:其实在乘风破浪里,我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打安全牌的,每一场我都不是在选人而是在选歌,我想选一个我自己可以去挑战唱跳的歌。包括在名气并不是很高的时候,去挑战当队长,也是因为我想要被看到。当时因为我没有其他的工作,我想我可以为了这个舞台全心全意地,作为队长为这个团队负责,不管是音乐和舞蹈,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但是当队长压力真的很大!我不担心自己的能力,但我很怕自己的名气不够会影响到成员,所以真的非常感谢阿朵姐和丽缇姐能够选择我。

壹号THEONE:对你来说,你觉得以30+姐姐们成团,和其他女团最大的区别在于哪里?你们的女团力量体现在哪里?

袁咏琳: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拍照我的眼神都是飘忽不定的,我不知道要怎么样去“飒”,虽然我很想“飒”!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我们还没经过成功和失败,和现在站在台上的感觉完全是不一样的。大家看到我们的舞台应该就能感觉到了,因为我们是“乘风破浪的姐姐”,我们人生的经历和故事,被磨练和培养的智慧都摆在这个舞台上,所以我们站在那里就是有范,这就是时间和经验带给我们的天然气场。像酒一样越来越醇熟好喝。所以我们的女团,也并不是拼跳的多好多齐。当然,并不是我们不行!但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层次和感觉在碰撞,我们不一样,这是我们和年轻女团最不一样的地方。

壹号THEONE:以前你会说自己的“人气不是很高”,或者在网络上“应聘女爱豆”等等,但在这个节目里,很多人喜欢上袁咏琳,从“不被看到”到“被看到”,心情的转变是怎么样的?

袁咏琳:我觉得如果我一出道就红了,可能不一定会知道如何珍惜和感恩。也许是这十年的经历带给我很多,所以现在一切对我来说,只有得没有失。现在我看的很开,有名气和没名气对我来说都没关系。曾经我也有忧郁的时候,对自己没有自信的时候,真想要放弃的时候……但是都还是能够提一口气告诉自己要继续坚持,这是我的本性。因为我并不是在一个非常开心的环境下长大,父母经常吵架,在学校被霸凌,所以我一直能够找到疗愈自己的方式,比如音乐,做菜,运动。我也有很多真心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聊天。现在我的重点已经不在于成功,我更感恩的是朋友和工作人员。在这个节目,很难得有这么多姐姐,能交到很多朋友,我愿意做团体里面最强大的辅助!珍惜爱护周围的人。

壹号THEONE:之前你说参加《姐姐》这个节目,是一个重新“找自己”的过程,你觉得现在找到了吗?
袁咏琳:有!其实参加节目的第一次访问,节目组问我来参加节目的目的,我说我是来交朋友的,他们说:你不想出道当c位吗?我说:谁不想呀!但对我来讲人比事情更重要,这只是一场比赛,但如果比赛之后我没有交到朋友,我是失败的。我觉得我到现在,没有忘掉我的初衷和初心,我觉得这一次能够被看到已经很开心了。

壹号THEONE:今天我们拍摄的主题是‘未来’,你有什么话想说给未来的自己吗?

袁咏琳:我想说:机会留给准备好的人。也许坚持了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但如果不去努力不坚持,你就永远不会知道,所以我总是和自己说,坚持下去,不努力不会有成绩,哪怕得到一点点的成就感我觉得也是成功了。我最强大的应该就是自己的意志力,我觉得只要走出自己不后悔的一条路就好了。


壹号 THE ONE | 殷桃:澄明之心

演过《人世间》的郑娟之后,殷桃说,自己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
她会自省,主动去修正身上一些毛病和问题,“我有的时候会有点急躁,郑娟让我开始学会试着慢下来。”当初看剧本的时候,她就在想,郑娟或许是个金牛座,“后来在拍摄中慢慢复盘发现,根据导演和编剧给她定的生日,好像她还真是金牛座。”既然是金牛,便与殷桃这个射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感,“我们的底色相去甚远,她是我演过最难的角色。”

在外部形态上,郑娟虽然是个麻利的女性,但她面对事情的神态、反应,都是更柔的,“我们两个的节奏特别不一样,呼吸的韵律、说话的韵律都不同。”这就要求殷桃得改变自己生活中的很多习惯,向郑娟靠拢。“而且她太强大了”,殷桃说,这个“强大”并不是指郑娟有多成功,而是她面对人生中遭遇的所有变故,心中都保有笃定的内核,“这个人的‘根’是不乱的,是很有力量的,太厉害了。”

刚开拍的时候,她是有一点儿不自然的。“怎么形容呢?就像你一直都是长发,习惯了早上起床先把头发挽成一个发髻再去刷牙洗脸。而有一天,头发忽然剪短了,最开始的几天,早上你仍然会有挽头发的冲动,总是会愣一下才反应过来。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接触郑娟的十几天后,殷桃觉得,自己真正地成为了她。“我找到了自己认为最舒服的状态,并且非常相信自己。

足够相信自己,才能演活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足够了”,至今,殷桃仍然习惯于在看剧时给自己挑毛病——哪怕她知道彼时的表演已经是最好的。“我知道自己在创作她的阶段已经尽力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你的阅历更丰富、对人生的认识更深入,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她觉得演员和角色是有缘分的,很多时候,当下的“殷桃”遇到某个角色就是“刚刚好”,“对的时候遇到对的角色,是演员的福气。”行业在迭代更新,年轻时,演员或许更愿意把自己撒出去、与各种机会碰撞,但是到了如今的阶段,她认为反而要往回看、向内看,“了解自己能演什么,想演什么,要表达什么。对戏,你要有自己的思考;对角色,你要自己的解读。这才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演员应该去做的事儿。”

以澄明之心,观世间万物,殷桃步履不停。“对于好的表演,我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定义。它见仁见智,每个人的喜好也不同。但对我而言,要贴合人物、情感也要真实,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

壹号THE ONE:入行这么多年,有没有什么拍戏时的小习惯是您一直保留的?

殷桃:从出道开始,我就养成了一个创作习惯:不管时间多么紧迫,我一定要先捋清楚人物的前传,不停留于剧本本身。我会去追溯或者在心里丰富她,比如她是在怎样的家庭长大、父母是怎样的性格、她还经历了什么……这些都构成了她为何一出场是如此的状态和性格。做好这件事儿,可以帮我去寻找人物的“种子”。一旦找到了,那我怎样演就都是她。

壹号THE ONE:在演艺生涯走到目前这个阶段的时候,再遇到怎样的角色,您会感觉很有压力?

殷桃:其实我不知道。我要实实在在地遇到它之后,才能够清楚。在没看到剧本也没看到原小说的时候,我无法用一个概念去形容。就像如果有人提前跟我讲:“郑娟是一个很温柔善良的角色”,我也不会觉得特别难。但剧本中给了郑娟很多细节,她的反应、她身上所有的一切,都会让人觉得她不仅于此。

THE ONE:那现在能一下子抓住您的剧本,可能是什么样子?

殷桃:人物生动。而且我能够喜欢她。这个还挺重要的,如果不喜欢一个角色也不认同这个角色的价值观,那么就很难去理解她。理解不了的话,又怎么去饰演她呢?

壹号THE ONE:您从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演员?现在呢?

殷桃: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过,我就想成为一个会演戏的演员。我觉得“会演戏”是对我最高的褒奖。

壹号THE ONE:您心里对“会演戏”有什么标准吗?

殷桃:观众的认可非常重要,这个是第一位的。另外,自己要会给自己挑毛病,哪些地方可以处理得更好、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只有慢慢积累经验,才有可能在遇到下一个角色的时候使出更多“招儿”,丰满到角色中。

壹号THE ONE:有时候变得坚强容易,但真正去接受自己的脆弱反而很难。您会有这样的时候吗?

殷桃:我其实很脆弱的,但是我不太容易被打倒,不会彻底对自己没信心了。属于那种虽然脆弱但是自愈能力也强的人。脆弱可能是因为演员都感性,否则你感受世界、感受情绪的触角没那么敏锐,这对表演来说未必是好事。自愈能力强可能和我个人的性格有关吧,会允许自己发愁一会,但也会自我修复。

壹号THE ONE:您自我修复的方式主要都有什么?
殷桃:释放情绪的话,可能我会哭一哭,我觉得这对女生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运动也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我自己真的受益匪浅。运动会分泌多巴胺特别是内啡肽,也会培养人坚定的意志力和抗压力。当然,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旅行也是很治愈的。而且我这个人吧,真遇到什么事儿的时候,反而可能没那么多情绪了,会本能地思考怎么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我就先放到一边,慢慢处理。一味地发愁是无效的。

壹号THE ONE:聊到运动的话,您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通常都会做哪些运动?

殷桃:大概是一年半之前吧,而且是切实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我一般是去健身房,瑜伽,游泳,打球之类的穿插着来。其实了解自己需要怎样的运动是很重要的,因为最终你是要看到最喜欢的自己。而且,我觉得美一定要建立在健康之上。

 

壹号THE ONE:您有挚爱的发胖食物吗,通常会怎样与之相处?

殷桃:我超级爱吃主食,比如大米饭;还有奶油,也超爱。但是我会尽量控制自己,比如尽量别在晚上吃,或者吃完了之后去消耗掉。拍戏的时候我觉得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早上起来,给面包涂上厚厚的鲜奶油,再加黄油。当然我知道,这一天的工作足以把它的热量消耗掉了。

壹号THE ONE:您身上最“射手座”和最不“射手座”的一面分别是什么?

殷桃:这个可能我自己了解得没有那么清晰。不过好多朋友都说,最初跟我不太熟的时候觉得我很不“射手座”,外在特征没那么明显。但我觉得我最贴近射手座的地方应该是渴望自由吧,希望能按照我想要的样子去生活,也不太会被什么东西束缚住。

壹号THE ONE:如果畅想一下您最期待的生活,大概会是什么样子?

殷桃: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有很多计划的人。我会希望我演的每一个角色都是有意思的,能够始终把自己的心态和状态都调整好,任何机会来的时候都不要错失掉。我知道假如错失了,我会后悔。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最难过的情绪就是后悔,我不太允许自己这样。所以我凡事都会尽力而为,尽人事听天命。


壹号 THE ONE | 刘帅良:不可限量

作为演员,刘帅良的身上却有着一股天然的亲和力,他可以是你的大学同学,可以是你的邻居哥哥,也可以是球场上临时加入的队友。不管是他早早地就到了片场的耐心等待,还是贴心地为工作人员准备了咖啡,你在他身上都几乎找不到任何明星架子。并不用工作人员多说什么,他便能将对造型和风格的个人解读完美融入于拍摄中,刘帅良就是这样,总能带给我们惊喜。

用丰富、多面来形容刘帅良一点也不为过,点开他的微博,你会发现赛车、电竞、运动似乎填满了他的生活,对篮球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更是融入了他的字里行间。作为演员,他对篮球的狂热从表面上看好像胜过了表演,这让我非常好奇,那演戏对他来说重要吗?

“表演在我心里的分量是更重的。”

刘帅良是这么回答的。看得出来,虽然角色和作品不是他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谈资,但对角色的热爱,对表演的认真是深埋于心的。无论是当时给观众带来惊喜的《驴得水》中轴轴的周铁男,还是后来《飞驰人生》中饰演的警察一根筋,又或是《青春斗》中的暖男友庄毅,不管角色是大是小,刘帅良都会将自己的全部赋予这些角色,把他们塑造成一个个丰满又立体的人物。而谈到现在热播的 《穿越火线》,他觉得许蔚更是那个让他真正感受到了演员本质的角色,“演员要有信念感,我一定要相信这个人物,我必须走进许蔚的内心,我要相信剧本里发生的一切,相信每一个细节。”努力必将有所回报,刘帅良对于角色的这种强烈信念感确确实实被观众感知到了,他的演技与实力也正在慢慢征服着观众,当然,他的潜力也终将浮出水面。

问 答

壹号THEONE:你在《穿越火线》这部戏中饰演许蔚,可以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吗?
刘帅良:许蔚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我们穿越火线其实讲了两个时空的故事,许蔚是唯一一个在两个时空里都拥有完整故事线的人物。可以说是许蔚的人物转变,直白一点就是他的黑化推动了整个故事的进程。许蔚从不避讳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他敢于直面这一切,他是一个生下来就要想当王的人。他要出人头地,不甘心这辈子就做个平凡的人。他热爱自己的事业和梦想,对朋友重情重义,他在团队的生死关头,把自己的车卖了,那是他当时唯一的一点财产,但为了理想,他选择跟朋友同甘共苦,可以说从那时候开始,他就选择了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其实许蔚这个人,也挺可怜的,他一手开启打造了一个电竞王国,在那里他就是自己的王,但因为一开始他走错了一步,一步错,步步错,他给自己的人生埋下了一颗巨大的雷,他也不知道这颗雷会在什么时候爆炸,所以他每天都在承受煎熬。人生重要的是在选择,你选对了前途一片光明,选错了,后悔都来不及,一步错步步错。他也是一个很可悲的人物,他怕输,输不起,在他的世界里也不能输,没有输这个字,没有对错,只有输赢!
  
壹号THEONE:你和一起拍《穿越火线》的演员们都成了好哥们儿,在剧组一起拍戏的时候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可以分享?
刘帅良:我们1coin战队的五位演员真的人都非常好,经常互相帮着出主意这个戏怎么演可能更好。比如说有时候鹿晗先收工了都半夜3点了,非要在现场等我拍完一起走,我最后半夜4点才收工,他等我等到4点,我们俩一起回的酒店,之后我要收工早我也等他拍完再一起回去。我们小队的情感都是这样互相增进的。
壹号THEONE:你说过“演员的多种性格决定了他能够演多少不同的形象”,你觉得自己都有什么样的性格?还有什么未被发掘的吗?未来还有什么想要挑战的角色类型?
刘帅良:我觉得我还有很多种可能没被发觉到,各类角色我都想去尝试尝试!
壹号THEONE:当初你是因为身体原因才放弃了篮球梦想,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做演员的话,自己会从事什么行业?
刘帅良:如果没有当演员的话,我可能会是一个赛车手,我还考了赛车执照呢,特别羡慕像韩寒那样把工作和爱好都做到出色的人。或者就是回到高中做篮球教练带队员打比赛,像灌篮高手里的安西教练一样,和年轻人在一起,永远保持活力,保持年轻的心态。
 
壹号THEONE:有一部分粉丝是因为你的戏喜欢你,有一部分是因为你的球技喜欢你,你怎么看待这两种粉丝?能找到一个平衡或融合点吗?
刘帅良: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我画画喜欢我的嘿嘿。我觉得人家好不容易是我的粉丝了,就不要分是什么类型的粉丝了,大家来了都是客,想看球的看球,想看戏的看戏,我呢就争取演技球技两开花,都能让喜欢我支持我的人不失望。
 
壹号THEONE:听说你非常宠粉,看到你会和粉丝微博互关,有时候还会发私信鼓励他们。粉丝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地位?
刘帅良:其实这些年来除了家人的支持,粉丝真的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力量。有一年我一整年都没拍戏,挺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没有演戏的本事。当时点开微博发现有非常多的人在关心我,在等着看我的新作品,甚至有的粉丝从我18岁就开始关注我支持我,看到这些留言挺感动的,原来还是有人想看我演戏,我的角色还是能被人记住的。当时就想,我会坚持的,一定会拍更好的作品给大家看。粉丝对我来说就是我的动力,永远激励我前进。所以有空我就会回复消息,感谢他们。
这个夏天,我带来了《穿越火线》这部超级网剧,这个角色和我本人有很大的反差,我也是投入了我的全部情感在这部戏里。这也是我给粉丝交的作品,希望她们喜欢。

壹号 THE ONE | 丁当:独处

翻开丁当的履历,短短几句话,概括了她一路走来的辛酸和艰难。采访时,她说得最多的就是“敢”,敢尝试,敢挑战。曾经她离家出走、在酒吧驻唱、遭遇过大众的质疑、被轰下过台……无数次被现实击败,但这些对于现在的丁当而言,只是一段让自己人生乐章更丰满的和弦。是愿意为了梦想去放手拼搏,还是保持现状?丁当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我们答案。  

2010年,丁当在超级星光大道凭借《我是一只小小鸟》一炮而红,那时我们认识的是一个倔强勇敢、不向命运低头的小小鸟。当她再次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唱起这首歌时,我们看到她身上迸发出动人的光芒,时间和经历已经将她琢磨成了一颗耀眼的宝石。铁肺只是基本,高音仅仅点缀,经历过也失去过,丁当告诉所有人:她已经不再是“怎么飞也飞不高”的小小鸟,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蓝天,还会飞的越来越高。

“做任何东西,如果想要把它做到极致,最重要的是不要急于求成。”

如今的丁当更渴望让自己活得精彩。“一直以来,我觉得我对我自己都比较较真,是有时候不放过自己的那种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丁当总喜欢给自己出一些难题,而现在的她,已经乘风破浪之后再次长大,她渴望沉淀出更好的音乐作品,找到更完整的自己。

问答

THEONE:《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你第一次参加真人秀,选择这个节目的初衷是什么?
丁当:我一开始以为它是一个要去冲浪的节目(哈哈),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让30+的姐姐成团出道的节目。我从来没有做过真人秀节目,所以它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想要挑战和突破,想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所以我说:那去玩玩看吧!另外一个初衷是圆梦吧!因为我刚出道的时候希望成为唱跳型歌手,那时候没有想过成团,所以‘唱跳’是我一直想尝试的一个事情,而且在大家的认识里,我并不是唱跳型歌手,我也想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THEONE:在你看来,“姐姐”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丁当:无所畏惧,不惧怕年龄吧。我觉得30+的女生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容易被忽略的,大家会比较关注年轻的新人,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姐姐来说,能够到30+这个阶段还是愿意去突破,去乘风破浪,会遇到很多的坎坷,但未来还有很多的可能。所以在当下的心理,状态等等,要怎么样去突破,怎么样去看待。就是“敢”!
THEONE:回顾自己的20+的阶段,你觉得30+的成熟与魅力在你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丁当:其实二十几岁的时候,我有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冲动,非常直来直去。而来到这个年纪,经历了很多成长的阶段,但是对于一些事,明明知道有很多的磨练和挑战,但是我还是会问自己:你敢不敢去突破,敢不敢去‘乘风破浪’。我觉得现在更加需要勇气,最重要的是能够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得到。
 
THEONE:在所有姐姐里,你认为自己最特别于其他人的一点或者优势是什么?
丁当:我是歌手,我认为自己应该是vocal担当!在一个女团里面,其实vocal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我是一个在声音方面可以有很多变化,有很多可能性的一个角色。
THEONE:很多人都说丁当是全能型歌手,多种音乐类型都能掌握但也有人认为你没有什么自己的突出特色,怎么看待这件事?
丁当:其实这一路以来我除了唱情歌,也有挑战摇滚、电子等等很多不同元素的音乐,只是大家好像一直都记得我的情歌比较多。在以往的九张专辑作品里面,其实风格还蛮多元的。去年发行的一张专辑叫《爱到不要命》,里面很多曲风,包括舞曲、电音、摇滚的蛮多尝试。只是可能大家现在听歌的选择性也比较多,所以大家永远记得“丁当就是唱抒情歌的”。对于这个部分,我觉得自己也需要反省,可能在以后表演的呈现上面,我能够再跨出去一点,再敢一点,让大家有“WOW”!的感觉。

《壹号 THE ONE》杂志是集明星时尚、时装、美容、艺术为一体的时尚月刊,自2012年创刊以来,该刊一直以最耐人寻味的新角度, 最独家的原创报道以及敏锐、深入、艺术化的视角, 为读者评估、分析、记录当下的多元生活, 将高度迭代的时尚文化,以追溯本质的态度,还原于呈现。

VanityTeen名利场青年于2021年正式登陆中国! 中文版秉承Vanity Teen成就天才艺术家的传媒理念, 自2021年初版权合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发现中国年轻的天才艺术家, 使之走上台前,走向世界!同时, 以鲜明的媒体态度、新锐的视觉创意、多元化的技术支持, 缔造千禧一代 “潮流艺术”的风向标。

Privacy Settings
We use cookies to enhance your experience while using our website. If you are using our Services via a browser you can restrict, block or remove cookies through your web browser settings. We also use content and scripts from third parties that may use tracking technologies. You can selectively provide your consent below to allow such third party embeds. For 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okies we use, data we collect and how we process them, please check our Privacy Policy
Youtube
Consent to display content from - Youtube
Vimeo
Consent to display content from - Vimeo
Google Maps
Consent to display content from -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