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号 THE ONE | 余男:她的风格
高挑的个子,坚定的眼神,在中国女演员里余男的气质独特且鲜明,拥有一张不可思议的多元化面孔的余男,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充满了力量。从最初的文艺片,到近几年的动作片,余男的荧幕形象愈加丰富,在这些电影里,余男是灵动的,充满了原始女性的力量和温度。生活中的余男,一头短发,身板笔直,眼神向上,谈吐之间,从容不迫,和她冷峻不可亲近的眼神相比,余男私下里的性格爽朗真实且大方。


数十年的时间对于一名演员来说,是巨大的成长,也是经历高低起伏的心路历程,余男是一位起点很高的演员,刚出道时,便凭借《图雅的婚事》获得了2007年柏林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熊奖,对于文艺片,动作片,以及商业片之间的转型,余男表示她并不想给自己定位,转型是无意而为的,更确切的说,对于余男,这不是一种转型,而是一种成长,将自己融入和调节到每一部作品的氛围里,是她作为演员的职责。生活中的余男,是个随意而为的人,她不爱给自己设定框架,因为一旦定位了就会有束缚,如果说生活中的余男是随性的,然而作为演员的余男,凡事都对自己要求很高,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是余男对于演员这个职业的尊重和热枕。


壹号THEONE:除了影视作品的露出,你很少有作品之外的新闻,你认为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或者说你认为的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
余男:我觉得当下的生活状态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做自己想做的作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随心而为,不刻意,不强求。

壹号THEONE:出道多年,饰演了许多角色,你对于演员这个职业的看法有了哪些转变?
余男:拍了这么多作品,我对于演员的热爱越来越浓烈,对于这个职业,我始终保持着热情,唯一的改变就是,我驾驭起角色和作品,变得愈加熟练,也愈加有自己的个性。
壹号THEONE:初期你接了多部文艺片,到之后的动作片,对于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你对于镜头语言的理解方式是怎样的?
余男:我对于镜头语言的理解就是自信自如,做最好的角色,做最好的自己。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认真的用心的对待每一部作品,是我对于演员这个职业的尊重,我希望每一次的角色诠释,对于我本人来说,都是一个更好的进步。

壹号THEONE:你会觉得女演员的中年危机比其他行业来的更加明显吗?
余男:相对于女演员亦或者男演员的中年危机,我觉得生活中,所有普通人的中年危机显得更需要被人关注。我不认为作为女演员,中年危机就会更加猛烈,在我看来大家都是一样的,我需要做的只是从容不迫的面对每一个阶段的自己。
壹号THEONE:从出道到现在,有什么忠告或者教诲是你一直铭记在心的吗?
余男:从始至终,我都不会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遵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始终保持热爱的事物上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样生活就容易很多。
壹号THEONE:对于未来的自己有哪些期许吗?
余男:我从来不做计划,也不会对未来设限,或者许下什么承诺与期许,未来会实现的都会实现。

壹号 THE ONE | 何翯:我与自己,名利场中的独角戏
在北京温暖和煦的四月天里,爽朗、外放是初见何翯时最直白的感受,清脆的嗓音,爱笑,时不时蹦出一些幽默的话语,何翯正如这四月天一般,温暖得刚刚好。在这次的拍摄中,何翯扮演着一位破败而荣耀的女王,在名利场中散发着古典迷人的气场,作为一位演技娴熟的专业演员,在演绎时尚大片时,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一瞥一笑,一个回眸,眼神里充满故事的何翯将华贵且端庄的女王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向镜头用最低沉的话语和神情,述说着一场关于名利场的“国王之困”。然而,在镜头外的采访中,何翯就像一个大气健谈的邻家姐姐,话语间带着温暖的笑容,一颦一笑都可以感受到她的真诚与爽朗。






壹号 THE ONE | 吕一:真
一个人的性格是会刻在脸上,融入到气质中的。初见吕一,便被她眉眼间散发出的率真与坦荡深深吸引,双眸也像小鹿一样灵动可爱。















壹号 THE ONE | 夜莺: 舒畅

寂静的阳光,锋利的阴影,如纱缎般纤柔的她,从光影中走出,向我们诉说着内心最低沉的话语。镜头前的舒畅像十几岁的少女般灵动,而言语中,又是那样的理智而通透,她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对于生活和工作,她都在不徐不疾的进行着。

说起舒畅演员生涯的开始,在千万个北京女孩中脱颖而出的她,被尤小刚导演选中,饰演了《单亲之家》中“小辣椒”的角色,从而走进了千家万户的屏幕。有些人天生就是吃演员这碗饭的,大家或许觉得舒畅“天生就是该做演员的料子”,但她自己却十分看得清,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文化与演技兼并的演员。在演艺圈中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走下来,从“三好学生”到演员舒畅,她的每一步都看似十分顺利,却鲜少有人看到她坚定步伐下的不同常人的毅力与坚持,考大学那一年,正是《宝莲灯》拍摄的那年,白天拍戏,晚上点灯复习功课,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但舒畅坚持了下来,因为她始终明白自己需要做的事以及想要成为的人。





壹号 THE ONE | 林小宅: 心向美好
拍摄当天,北京刮起了大风。林小宅看上去瘦瘦小小的身材在大风天看上去似乎显得更加柔弱。而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她可爱清新的外貌,而是她在言语中散发出的属于小女生内心的坚强与美好。

对于林小宅来说,她对自己的认知足够清晰,作为半路涉及表演与唱跳方面的她来说,努力,再努力就是她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但相比于更加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更加强大的女性来说,我们还是能够在林小宅的身上看到属于这个年龄层应该有的稚嫩感。喜欢美食,生活中会收集小物件,不开心时会大哭,这都是她身上不一样的美好。

很多人都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不同的颜色,红色可能代表热情,粉色代表天真,她用蓝色来形容自己,她说:“因为蓝色象征着美好的天空。”对待外界对于她的议论,她没有过多的责怪或是抵触。当不亲身深处这种议论纷纷的环境下,我们并不知道这个20多岁的女生要顶着多大的压力继续前行。也不知道在屏幕背后,她付出了什么。不管怎样,我们始终相信她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够保持初心,心向美好。


壹号THEONE:参见《跨界喜剧王》对你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到了什么?
林小宅:我觉得参加《跨界喜剧王》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可以说是一个未知的挑战。我一开始也挺担心的,但是因为我一月份的时候杀青了一部叫《极地追击》的电影,剧组里面有个老师跟我说,以后如果有能去舞台剧的机会就一定要去。在参加这个节目的整个过程中,我也确实跟老师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这种类型的表演是一遍过的,没有重来的机会。如果在台上如果讲错词或者忘记这个节奏,也不能喊停,要硬着头皮演下去,所以在这个节目中我也学习到了一些应变能力。

壹号THEONE:真实参加这档节目后的感受跟你之前想象的有很大出入吗?
林小宅:有,因为一开始我就在想,参加这个节目真的要做这么认真的喜剧人吗?所以真正参与到节目之后跟我想的真的不太一样,因为我们每一期都在一起讨论剧本,一个剧本可能在上台前两个小时还在改,所以时间就会变得特别的紧张,难度也会更大一点。每次呈现出来的时候,其实我自己还都不是特别的满意,就觉得如果时间宽裕一些还会更好,或者有一些其他的包袱可能效果也会不一样。

壹号THEONE:前不久从《极地追击》这个剧组杀青,可以大概介绍一下你在里面的角色是什么样子的吗?
林小宅:我在里面的角色是一个懂得如何生存的女生,她比较胆小害怕,但是也有自己小心机的一面。

壹号 THE ONE | 宣璐: 远处的光
宣璐曾说:“舞蹈和演戏是我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意义。我希望无论是什么作品,主角也好配角也罢,我都能交出最完美的成绩单。”她做到了。如山间潺潺流水般温暖的台词,自然却直击人心的哭戏,宣璐成功塑造了《陈情令》中江厌离一角。那个夏天,宣璐作为“全世界最好的师姐”走入了观众们的视野,她的光芒开始被别人看见。

江厌离的成功塑造让宣璐迈出了成名的第一步,但她从不止于此。今年年初,宣璐作为选手参加了《乘风破浪的姐姐2》。初舞台上,宣璐用一首《不同凡想》向观众展现出自己性感动人的舞姿。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宣璐从小学习芭蕾舞和古典舞,曾在北京舞蹈学院就读芭蕾舞专业。从古典舞转换到现代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动作到力度控制都需要有很大改变。宣璐仿佛在用《不同凡想》告诉观众:我跳得来古典舞,也跳得来女团舞。我跳得来舞,也演得好戏。我要做到:不同反响!

在即将热播的《梦醒长安》中,宣璐饰演仇烟织一角。这一温婉娴静却又富有谋略的角色看似和宣璐之前大部分的角色差别不大。但只有宣璐知道,想要把握角色忍辱负重的分寸感是需要一点点琢磨的。宣璐会发掘和诠释自己每一个角色的不同点,哪怕是一个细微的表情。这或许就是一个摩羯座女孩对脚踏实地的理解。但宣璐也同时在更多类型的角色上寻求突破。打破观众对她温柔形象的印象,是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她要向观众证明,她不止是“全世界最好的师姐”,她更是演员、舞者宣璐。






壹号 THE ONE | 潘粤明: 表演之外,生活之中
如果不是刻意提起,你很难意识到,演员潘粤明今年已经47岁了。对于许多人来说,《白蛇传》里丰神俊朗的许仙,《京华烟云》里桀骜不驯的公子哥荪亚,都依旧历历在目。更近些,《白夜追凶》《鬼吹灯》系列,相较于十余年前的角色形象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人物本身已经带着几分沧桑,但表演上的分寸感同样让角色的魅力被充分彰显了出来。

在演员这个职业带来的光芒背后,潘粤明本人的有趣之处也在这两年逐渐被大众所认知。他将绘画的过程视为一种对心灵的按摩,难以用语言与文字进行表达的思绪,拿起画笔的瞬间就能创造出新的可能。书法亦然,2015年起,他受到朋友的影响开始抄《心经》,小时候练字的枯燥在长大后转化成了心无杂念的轻松。拍《龙岭迷窟》《云南虫谷》的时候,他不仅担当了主演,同时还参与创意设计,给片头提了字。看完他的题字,马未都先生给他发了个微信:“写字和表演一样,科班出身难免中规中矩,凭靠天分才能随心所欲。”
2017年他画了张画,一个小胖子在幻想汉堡可乐,可乐杯上写了三个字母pss,意思是“胖死算”,那时候的潘粤明总是被全网调侃需要减肥,他干脆就加入了这种调侃的阵营,后来他将胖熊满的形象注册成了个人品牌“超级熊猫”(Panda Super Super),开发成了一系列有趣的周边产品,传达出的是一种生活态度:随性、乐观、爱谁谁。

技能点的背后,是他对生活真实的感知以及源源不断的好奇。写字画画,遛弯散步,旁人看来慢慢悠悠的与主业无关的爱好,于他而言是生活的滋养,他从中以小见大,向外探索世界的广阔,向内感知心灵的玄妙。

潘粤明:小时候最早去演跑龙套的戏的时候,门口全都是群众演员,就跟医院排队挂号似的,就等着副导演出来找人,以前有钱也就有个BB机,它不像现在网络时代联系人特别容易,我们是因为在艺校学过,所以就是老师给联系的,进去还觉得特别骄傲,作为学表演的终于能干跟专业有关的事儿。北影厂里边都是那种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专家楼,还有一些厂房,那个时候也开始商业化了,有游客会进去参观。我住里边的时候拍一个10集的电视剧,做场记,住在里头的招待所。然后会有天山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天南地北的人来这儿出差短暂的住个几天,我等于是从前期拍摄一直到后期剪辑,在那呆了大概有七八个月。那会儿在北影食堂吃饭的饭票我还留着。
潘粤明:那时候什么都不懂,就觉得自己已经自立了,不愿意回家,因为一回家就挨家里人说,不愿意在家待着,更喜欢在组里面感觉。看大家的工作也是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因为我是独生子,从小家里人还是比较爱护的,到外面有个磕磕碰碰就会琢磨这事到底为什么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没有眼力见儿,收工了东西就在你腿边上了还是看不见,就会莫名其妙的挨骂。不过也就是这样一点点成长过来的,因为没有那么复杂的心态,所以不会去评判一些东西。那时候就是出来闯荡世界的,干顺了人家表扬你开心,你干不顺了人家骂你两句,哭哭鼻子就过去了。那时候有不开心的事也记不住,无忧无虑的。

潘粤明:我很愿意把微博当成一个公开的日记去处理,我不希望它变成一个机械的宣传平台。大家是因为我做演员来工作认识我关注我,所以我愿意把生活里面的细节,通过微博跟大家分享,记录一些好玩的事,尽量真实一点,你既然花时间做这个事了,就尽量的去记录一些觉得有意义的事。以后往回翻的时候,也能回想起来那天我在干什么。

壹号 THE ONE | 左小青:温柔勇士
当人们谈起左小青的时候,会想起那个气质清新自然,长相温婉柔美的形象,生活中的左小青是个从容坦荡的温柔勇士,和她去年的热播剧《如果岁月可回头》剧名不同,左小青从不执着于让岁月回头,也不耽于“如果”,知进退,懂翻篇,许是她在这些年里的沉浮。

回望起左小青的成长历程,在成为演员之前,体操运动员的经历在左小青的人生中留下了很重要的一笔。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左小青就被体操队选中,成为了一名运动员,体操队苛刻的纪律和严格的训练塑造了这个女孩超越常人的毅力和进取心。1993年,拿下全运会冠军的左小青,在她人生的高光时刻选择了退役,或许有人天生就应该吃演员这碗饭,因为和朋友一起去《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拍摄现场玩,左小青被导演姜文相中,正是这段经历,为她的演员生涯从此埋下了一个生动的伏笔,再后来左小青报考北电,彻底走上了演员这条路。
“最开始可能是抱着有趣、尝试的心态慢慢的在接触表演,随着经验、经历的逐渐增加,潜移默化的表演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意识到了‘演员的责任’和对表演的爱。”
距离《天道》的首播已经过去15年时间,这样一部被封为“神剧”的作品仍然被如今的年轻观众所熟知。参演了多部作品,塑造了多个经典形象的左小青,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坦然和这些角色相比,温柔之外更多了一些率真。

“遇到瓶颈了也不会说非要撞个头破血流,而是退一步,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感情上的话也会比较果断,不合适了那就分开,做回朋友这样。其实是很勇敢的。”
今年在《浪姐2》的舞台上,左小青以不一样的面貌再次出发,在每一个舞台上都能坚持努力,突破自己。“从体操场到片场,从镜头前再到舞台上,我始终相信值得做的事情没有捷径,人生的选择权在自己手里,不辜负自己便是最好的乘风破浪”,在《浪姐2》第二次公演后暂别舞台的左小青表示,她享受这个舞台,过瘾着迷,没有遗憾,淘汰对于左小青来说,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崭新的起点。

都说人要跳出既定的舒适圈,才能激发更多可能,于左小青而言,渴望挑战极致和反差大的角色。影视作品中的左小青所呈现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命和多面性,她可能是方静,可能是谢宛如,作品中每一次的全身心投入,让左小青愈发灿烂,也愈发开阔。

机遇和灵气很重要,但是毅力和坚持才能撑起理想,曾经的百炼成蜜才造就了如今的左小青。


左小青:方静是一个外表温柔但内心比较狠厉的角色。刚登场的时候并不锋芒毕露,逐渐展现出强悍的手腕,她比较区别于一般国产剧中那种“守规矩”的女性角色,展现出了更多的谋略性与进攻性,其实是展现出女性对当下社会一些传统观念的冲破。
因为方静是一个绵里藏针的人,所以在人前的时候,她不会有特别多的情绪起伏,遇到挑衅也都是淡淡的。我在表演的时候,也比较克制,会在眼神上多下一些功夫,通过眼神的变化来诠释她当下的情绪。
其实方静性格上和我会有相似的地方,工作上我们都会不断进取,但遇到瓶颈了也不会说非要撞个头破血流,而是退一步,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感情上的话也会比较果断,不合适了那就分开,做回朋友这样。其实是很勇敢的。

左小青:一些极致、反差比较大的角色吧,都想尝试。

壹号THEONE:您是否会觉得女演员的中年危机比其他行业来得更早?曾经和现在,您对演员这个职业的看法又有什么变化?
左小青:不觉得,所有的职业中人士面对的困难都是相同的,这个是没有什么所谓的厚此薄彼之分。最开始可能是抱着有趣、尝试的心态慢慢的在接触表演,随着经验、经历的逐渐增加,潜移默化的表演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意识到了“演员的责任”和对表演的爱,不单单是作为左小青本人,更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为自己的作品负责,为观众负责。
壹号 THE ONE | 于文文:自在生长
午后的阳光从枝叶间透射下来温暖惬意,就像我们初次见到于文文时感受到的一样。于文文是个特别的女孩,天蝎座的她对生活很有目标,虽然外表看起来温婉娴静,但在骨子里她喜欢摇滚,热爱电吉他,热情洒脱是个十足的酷女孩。拍摄当天在工作人员陪同下进入现场的于文文进入状态的时间很快并且礼貌的向每个人打着招呼,她的气质仿佛和周围的布景融为一体,干净简约、爽朗大气。

对于从小学习音乐的于文文来说,高中时期她便明确了以后的发展目标,从那时起她加入了学校的弦乐队,并且在乐队中担任了吉他手,可以说在于文文的人生经历中音乐是她一直在追求的,作为一名创作型歌手,于文文通过词曲,通过自己的声音不断的与外界保持联系,这也让她变得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自在。除此之外于文文还是一名专业的演员,面对每一个角色时她不会有过多的杂念,只是关注角色本身,与角色共情,仅仅是想把“她”演好就足够了。
于文文直接、纯粹,可以坦然直面自己的好坏,对生活永远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无畏的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不怕改变,坚定地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