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号 THE ONE | 肖央:孤独的艺术
最早提到肖央时,“搞笑”与“喜剧”总是随之而来的标签。无论是十年前独领风骚的《老男孩》,还是《唐人街探案》中的警官坤泰,他的人设很多,但还没有完全用实力证明自己。而近期《误杀》中李维杰这一角色,对他来说是个挑战,也是个突破,原来“我”不仅仅只会演喜剧。
演员,是目前肖央认为最接近真实自己的身份。在外界看来,他的入行、探索和转型都是顺理成章的,但肖央知道,表演其实是最早被他否定的事业与天分。以前的他没有信心能站在闪光灯下,在所有人面前表演,但天赋是不会被埋没的,最终他还是被“拉”进了电影圈,在外界的肯定下才慢慢认定自己做演员的能力。他坦言,“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认识”和“发现”,也是不断被提起的词。作为演员,在不同角色风格中的稳定切换凸显出了肖央作为实力派的一面。就如他所说,也许是非科班出身的原因,“靠天分,靠体验,靠直觉”演戏,把自己的阅历注入到角色中,反而让他把角色演得更加鲜明生动,“从自己身上挖掘角色的影子,再把它放大,去匹配”是他能够完美契合不同角色状态的关键之处。
对于男人来说,四十不惑,是对人生有了新的判断与领悟的阶段,肖央正是如此。出道以来,不同身份阅历的积累与心态上的沉淀,都让即将四十岁的他慢慢地更加明确了对自己的认知,接纳更多面的自己。从最早的画家、广告导演到后来的歌手、影视导演和演员,肖央一路上的身份转变不少,但始终没有跨出艺术领域。他说,美术对他一路发展的影响很深,“从学画画一直到现在,看起来是职业变了,但其实创作的心没变”。像画家一样,肖央更注重的并非自己,而是作品。
问答
Q:《误杀》的剧情改编自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对比之下您觉得我们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在哪里?演绎过程中又有哪些剧情是您自己的想法?
A: 我到现在也没有看过原版。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东西,在编剧和导演给的基础上,从演员的角度看就是二度创作,我们更重要的是怎么把人物演的真实。你要去演一个东南亚的华侨,又要去演一个十几岁孩子的爸爸,从普通人,到最后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能把这个人从头到尾演得让人不怀疑,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还有因为演员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个家庭,怎么真的把一家人的爱呈现出来,我觉得这个内功挺重要的。
Q: 演员有时候容易被“困”在某些特定的表演风格中,但您既是一个自带“喜剧感”的艺人,又能很好地诠释性格鲜明且丰满的正剧类角色,演技的爆棚被网友称解锁了新功能,您是如何做到这种不同角色状态的切换的?
A: 这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其实我觉得那些角色都是我自己人格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很多面,特别是有一些比较感性的人他可能感受的面更多。其实以前的角色中很多东西都是我本身就有的,就是从自己身上挖掘角色的影子,再把它放大,去匹配。
Q: 在以往饰演过的角色中,和自己性格最不一样的角色是哪个?遇到这种角色的时候您会采取什么办法去更加准确的塑造人物形象?
A: 我觉得都会让我把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最不一样的可能是之前演的王三表,但是也会把他做的像我自己一部分。其实你觉得和你特别不像的角色不一定不像,因为别人来找你就证明在别人眼里你可能像,所以就会思考为什么要找我演这个,要发现自己身上别人看见的那部分,不能只活在自己眼里。
Q: 您本身是导演出身,除去之前亲导的几部影片外,还有没有一部作品是您内心里一直想去拍,想去计划完成的?未来的创作方向是什么?
A: 有在打算,但目前还没完全想好,创作方向还是贴近我自己生活的吧。因为我一般会自导自演,长片子顾不过来,整个人的精力就会打折扣,所以需要各方面的成熟,也需要去找一种真的能够让我觉得值得特别勇敢的去折腾几年的一个动机。
Q: 观众评价您“演什么像什么”,从新人到成为实力派演员,您在演戏道路上都做了哪些努力?心态上最大的变化又是什么?
A: 就是见招拆招,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有挑战的环境里,会激发出你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力。不论是唱歌、画画还是演戏,到后来才越来越去想我到底要表达什么。这些都是语言,语言是你要表达的精神。可能做的努力就是通过阅读和自己生活的一些经历去思考你背后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Q: 在这几个不同的身份中,您觉得哪个离最真实的你最近?
A: 演员。因为人从小不会写字不会画画的时候就开始学别人说话,所以演员可能最接近最初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