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表演的时候,“创作者”对于段奕宏来说,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高频词。他将演员视为创作者,认为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同样在做自我表达,力量向来不容小觑。

在表演的门槛日渐变得模糊暧昧的今天,关于好演员的探讨早已屡见不鲜,各种各样的判断标准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背后,我们通过段奕宏的回答,看到了一位演员对于“表演艺术”本身的敬畏心。

“创作者、演员、明星、艺人,很多的标签出现了,懵懵懂懂地去感受,在错综复杂的境遇和心境当中,剥离开外在的声音,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你才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对表演有自己的认识。你可以不成为表演艺术家,你可以不成为一个艺术家,想着我就想拍几个短剧,挣点快钱,那是你的选择。”

“在错综复杂的境遇和心境当中,剥离开外在的声音,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种能力。”
人生如戏,命运高低起伏,从不随心。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能够分辨出自己内心的声音也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哪一个行业的人来说都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静水深流,走向远方。

问答

壹号THEONE:现在的年轻人要如何做到对这门艺术有这么强的敬畏心?

段奕宏:创作者、演员、明星、艺人,很多的标签出现了,懵懵懂懂地去感受,在错综复杂的境遇和心境当中,剥离开外在的声音,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一种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你才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对表演有自己的认识。你可以不成为表演艺术家,你可以不成为一个艺术家,想着我就想拍几个短剧,挣点快钱,那是你的选择。

但是对待工作,演员也好,钳子工也好,做豆腐也好,我们是不是得有一些尊重?你凭着兴趣做豆腐,你不讲究一个公平竞争?一个行业总有它的行业道德对吧?各行各业都有规矩,做人也有规矩的。你把这个行业看多高,你的心理的要求就多高,你看的那么低,要求也那么低,你也只能坐在这个位置。

壹号THEONE:您曾经多次提到过对角色气质的把握,为了塑造好角色有过非常多的体验生活的经历,您第一次为了演戏去体验生活是什么时候?当时是自己主动要去的还是老师要求的?

段奕宏:那是上大学的时候,我自己的想法。塑造一个盲人,去北京市就盲校里体验了14天,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因为那个时候其实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得体验生活,有了对生活的深切的观察能力,才有可能去表达。生活是一个非常好的教材,是源源不断的给你提供灵感的源泉。因为我们很容易在生活经历当中忽视很多东西,演员的感受力和观察力当然很重要了,但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去观察和体悟,没有生活的时候,这一课就是我们必须得去补上,必须补上。很多东西确实是来自于戏剧学院的这种科学教学养成的习惯,底子打得好。

我的毕业大戏是一个英国的戏叫《马》,我演的那个角色有一些精神紊乱,所以想去安定医院体验生活。安定医院是需要校方要开证明的,两次都需要表演系的系主任来证明,我也是硬着头皮去,然后表演系的秘书长就很惊讶,觉得怎么还有这种想法,那时候我就觉得不能臆想,因为我太不了解了,完全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世界。

壹号THEONE:在那个过程中有一位老者点醒了您,他当时对您说“表演要似是而非”,您能解释一下这个表演中“似是而非”的意义吗?

段奕宏:那时候“似是而非”这个词确实是点透了我,点醒了我,我觉得还是自身的问题,没有勇气打破常规,没有勇气去尝试放弃自己熟知的一种表达方式,没有彻底的把孟京辉追求的那种表达方式融会贯通,从心灵深处多少还是有一种排斥不接受,这种东西其实对创作者来说是挺要命的。看似好像说同意,可是在实际操作起来,你并没有顺着这个方向去。“似是而非”“毫无问题”,它们本身就是两个方向,模糊和大概其可能差不多是一个意思吧,刨根问底跟他们一定是反义词的。

生活当中的一种表达。你自己建立一种系统,和整个话剧本身带有的系统,一定是我的系统放在话剧的系统里,如果还没有摸清楚整体话剧的一个系统是什么,你只是在演自己的一个系统的话,那一定是会出问题的,不契合的那种。所以说先熟知、先读懂、先沟通,先去了解到底对方的风格和习惯性表达方式是什么。

“似是而非”什么意思呢?一部剧一部电影整个放完之后,你明白过来它说的是这个意思,而中间的每个行为举止都一定是因为所以吗?未必啊。